第284章 辽国“如愿以偿”!

要说赵祯对权臣一点都没有忌惮,那是自欺欺人。

然而,这种忌惮只是源自于一个帝王的本能。

没有一个君主不忌惮功高震主之臣。

但要他和吕夷简一样,把包拯当成祸国殃民的奸诈之臣,又太过了。

包拯的才能和忠诚,尽人皆知。

这一点,赵祯绝对相信。

最重要的是,包拯对权力并没有表现出太大的野心,并不贪慕权位,只是想干大事。

大宋今日之强盛,可以说都是包拯的功劳。

他现在还要仰仗包拯来治理国家,壮大大宋,富国强兵。

倘若现在就罢免了包拯的相位,那岂不是当真验证了鸟尽弓藏这四个字。

更何况,包拯早已为大宋的未来设计好了一幅宏伟的蓝图,尚需他和包拯共同努力实现。

那就是让天下百姓,人人过上小康生活!

在这之前,他绝对不会让包拯身退,更不会主动罢免包拯。

所以,吕夷简说得虽然诚挚,赵祯打心眼里就不认同他的建议。

“爱卿的话朕会好好考虑,爱卿年事已高,就安心在家休养,朝堂之事,爱卿就别操心了。”

虽然赵祯只是一句简单的关心,并没有轻视吕夷简的意思。

可这话进入吕夷简的耳朵里,却格外的刺耳。

唉……

年纪大了,连皇上都瞧不起啰!

吕夷简当宰相二十年,为大宋立下汗马功劳。

没想到,才罢相几年,他在皇上心目中的地位已是如此人微言轻。

吕夷简没有再劝谏什么,向皇上致谢后,落寞地离开了朝堂。

仅三日,便郁郁而终。

赵祯念其功劳,为其风光厚葬,亲自前往吊唁,加封太师,配享太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