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规划重点的偏差

“对的!”吴松英听后赞同地说道,“前期这些子系统没有建设起来的时候,我们可以还是先让各个区域先按原有的人工流程工作,然后机场管理中心的人员和这些区域的基层管理人员基于运行控制中心形成半信息化流程。”

“是的。” 秦奕接着说道,“应急管理与突发事件响应功能同样关键。当机场遭遇台风、大雪等极端天气,或是设备故障、航空器事故时,运行控制中心要能迅速启动应急响应程序。”

“运行控制中心需要通过整合多个监控系统的数据,第一时间定位事件发生位置,分析事件的影响范围,即刻向消防、医疗、公安、空管等单位发出警报,并提供详细的事件信息,与各单位紧密联动,快速处理飞机故障、旅客突发疾病等紧急事件。”

“同时,管理中心的人员还要能便捷地利用控制中心系统通过广播、显示屏等多种渠道,向旅客、航空公司及相关部门发布实时信息,避免现场混乱,维护机场的良好声誉。 ”

“旅客服务保障功能,重点在于优化流程。”

“运行控制中心实时监控值机、安检、行李处理、登机等环节的旅客流量,及时疏导拥堵。协调轮椅、母婴设施等资源,为特殊需求旅客提供保障,提升他们的出行体验。”

“当航班延误时,主动协调航空公司为旅客提供餐食、住宿服务,或是协助旅客办理改签,最大程度降低延误对旅客的影响。”

“数据集成分析层面,运行控制中心应该要搭建实时数据平台,整合航班数据、气象信息、设备状态、旅客流量等各类数据,以可视化仪表盘的形式呈现,方便工作人员直观了解机场运营情况。”

“同时我们还需要利用一定的手段预测延误风险、旅客流量高峰等,提前优化资源部署,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精准找出滑行时间过长、中转衔接时间拖沓等流程短板,为后续的流程改进提供依据,全面提升机场运行效能。”

“外部单位协同这一块则主要是跟其他单位的信息化系统进行对接。”

“机场不仅与航空公司保持密切沟通,协调航班计划调整、机组排班、货运需求等事项,还与空管部门协同合作,优化空域使用和跑道分配,减少飞机空中等待时间。机场人员还需要积极配合海关、边检、检疫等政府与驻场单位,助力国际航班高效通关。”

“运行控制中心作为机场的关键枢纽系统,都应该在这上面起到一定的作用。”

“很好!”吴松英翻看着计划上的内容,发现了秦奕现场讲解的东西和计划上的有一些出入,“我感觉你刚才说的这些内容比你计划上的还要完善一些,你后续记得把计划再改完善一些,那接下来你再讲讲信息化系统尤其是运行控制中心这个关键枢纽系统建设的步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