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良师 楚山晓 1558 字 2024-03-16

杨幼清就是这个时候要求将戎策领回自己身边的。抗日战争后期,他的身份虽然隐藏极深,但是爬得过高卷进了国民党上层的利益纠纷中,早已力不从心,想回归隐蔽战线。他借由腿伤复发,请求退出一线战斗,并亲手扶持了两个同志打入敌人更深处。

上级同意,并支出了一笔不算高额的治疗费用当做对他这数十年来贡献的嘉奖。于是杨幼清连夜启程,在国民党军法部门到达前,悄悄带走了戎策。国民党抓不到人去重庆叶家要人也好,去广州叶家搜查也好,都与他们无关。

戎策第二次,心甘情愿跟他走。杨幼清指着他脑袋教育他遵守纪律,戎策毫无怨言,连句反驳的话都听不到。这时候杨幼清才发现他的异常,这样沉默隐忍的戎策不是他熟悉的爱人。

杨幼清改变了原先的想法,先拉着戎策去省城的诊所看了医生,心理学毕业的洋人医生告诉他,戎策因战争带来的影响已经开始产生心理阴影。杨幼清不解,医生继续解释,“这是一种常见的症状,曾经在一战后的士兵中屡见不鲜。他们会迷恋战场和杀戮,以至于不能回归正常生活。”

“这是因何而起?”“他应该受过一定的心理创伤,比如爱人离去,或者目睹家人受伤害而无能为力。”洋医生说完摊摊手,“继续带兵打仗只会造成更多的创伤。”

戎策忽然拉住杨幼清的手,说道,“我们去香港吧,我知道一个医生,可以治。”杨幼清本想带他回解放区,但显然无论是陕北还是东北,都没有能够治好他的心理医生。杨幼清妥协,但还有一瞬间的疑虑,这个小兔崽子是不是聪明到用装病来骗他离开战场。

但是去香港之前,戎策绕道广州,避开国民党的眼线敲开了叶府的大门。杨幼清第一次来到叶家,出身贫农的他也是第一次以客人身份做客百余年历史的大户人家,倒显得有些拘谨。进门前,他还问戎策自己这一身素色长袍是否不体面。

戎策注意到老师最近鲜少发脾气,不知道是因为年纪大了还是忌惮自己发病。他也没有了少年时候惹是生非的本领,乖乖回答,“您穿什么都好看。”他说完,正巧走到前厅,忽然看见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跑出来,脖子上挂着银锁。

这小孩和叶秉川有几分相像,但年纪稍小。戎策把他抱起来,杨幼清清楚看见了银锁上的字,“秉晖顺遂”。小孩搂住戎策的脖子,亲昵地将头枕在他颈窝里,奶声奶气问道,“爸爸回来还要走吗?”

“秉晖长高了不少,读书了没?爸爸不打仗了,回来陪你。”戎策刮下他的鼻尖,脸上的笑容看得杨幼清有些心酸。这是戎策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