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是不在。”蒯头领道,“王氏是广陵王的外家,在朝廷缉拿广陵王之前,他们一家就去了朔方。不仅他们,就连王氏的姻亲密友都早已离开了京畿,袁氏想要拿人,一个也拿不到。也就沁阳大长公主不走,如今仍然留在京城之中。”
“沁阳大长公主?”虞嫣愣了一下,道,“她不怕袁氏对她动手?”
“袁氏怎敢动她。”蒯头领道,“沁阳大长公主乃是宗室之首,就连支持袁氏的诸侯王也要给她面子。袁氏要拉拢宗室,故而再是对沁阳大长公主咬牙切齿也不敢动她。”
虞嫣微微颔首,不由地想起沁阳大长公主那居高临下的神色。
萧寰从前说过,沁阳大长公主胆识过人,先帝和皇帝都是她一手扶起来的,绝非平庸之辈。虞嫣虽仍然对她说过的话耿耿于怀,但现在听得这些,倒也是服气。
“女君问这些做甚?”蒯头领道,“莫不是认得王将军?”
“有过一面之缘罢了。”虞嫣含糊道。
这时,刘兴在一旁向滕蕙问道:“林夫人,你们果真要去朔方?这世道兵荒马乱,生意何时做不是做?也不差这一时。”
旁边的几个镖师纷纷附和。
田安也道:“就是。夫人,我们今日与蒋管事说起这事,他也是此意。夫人不若就留在此地,有蒯头领和一干弟兄在,也算得安稳。等局势定下来,再去做那些生意不迟。”
虞嫣不由地看了看滕蕙。
她们两人的身份自然不能暴露,所以此番去萧寰的地盘,滕蕙的借口仍然是找那些滞留的胡商收货。
滕蕙不以为然:“岂不闻富贵险中求?就是如今局势动荡,人人不都不敢出手,我等才能捡大便宜。做生意的人都不是傻子,等局势定下来再过去,就连汤都喝不到了。再说了,无论世道动荡还是太平,何时少得了钱粮?再说了,枯守在此处又有甚好?当今世道,米粮无一不是涨得飞了一般,我等十几口人,若无钱财傍身,待得坐吃山空那一日,就算再安稳又有什么用?”
大约是滕蕙那见钱眼开的做派实在过于深入人心,众人见她振振有词,只得不再反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