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这话一出,瓦希德和苏哈托差点没一口老血当场喷出来,他们刚才的暗示难道还不够明显吗?他们当然要的是俄国原产零部件,你们中国自己搞的山寨货谁稀得要?
然而还没等瓦希德和苏哈托开口拒绝,顾景友接下来的一句话,便让两人彻底失语:“既然二位清楚苏系列重型战斗机的情况,那就应该清楚该系列战斗机机体疲劳衰减最快的便是靠近发动机的第64到第82之间的一系列结构框架和桁梁,通常的情况下,这些结构框架的使用寿命只有不到5000小时,但我们腾飞集团却能够将这些结构支撑件的使用寿命提高到18000到20000小时,从而让苏系列重型战斗机的使用寿命翻倍……”
话音即落,顾景友看着两位有些吃惊的印尼客户,朝着新厂里示意了一下,说出了最具诱惑的言语:“怎么样,二位,要不要进去瞧瞧?”
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电子束毛化处理
听了顾景友的话,瓦希德和苏哈托嘴上什么都没说,但身体却很诚实,直接就往新厂的里面走。
没办法,实在是顾景友说的太过惊人了。
苏系列重型战斗机从各方面来讲都很不错,堪称是三代机中的典范,但这类机型却亦如苏联所有生产的机型一样,使用寿命方面存在着明显的短板。
通常的情况下机体结构方面的寿命只有同级别的美制f-15系列的一半不到,至于最新款的f-15e就更不用说了,连人家的三分之一的水平都达不到。
前苏联俄国给出的解释是,这是基于他们战争实践经验做出的总结后,在军工方面的体现,因为在他们看来,大规模战争就是一场超级的消耗,把昂贵的飞机做得结实耐用半点儿用都没有,因为再好的飞机面对大规模战争那也是消耗品,报废的相当快速,所以维持那么多使用寿命根本就没得啥卵用,只要能维持住性能,有个几千小时就够了,而且这么干研发的难度还更低,生产成本也不会太高。
可实际上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儿,俄国人标榜的生产成本低固然没错,但他们却对高价值装备高昂的后期维护成本闭口不谈就有些耍流氓了。
要知道作战飞机尤其是性能优异的重型作战飞机,后期的维护成本通常是采购成本的3到4倍,这还是通常,稍微拉胯一点儿,5倍以上都不罕见。
而前苏联俄国因为自身的寿命问题,在装备的后期维护上,投入非常大,达到采购成倍6倍以上那都是常态。
换句话说,前苏联俄国航空装备采购成本低是没错,可却在日后的维护保养中一个个的把低成本的采购原封不动的找补回来不说,甚至比一些西方高售价的航空装备全寿命周期的总成本还要高。
前苏联俄国不清楚自家航空装备的情况?
当然比谁都清楚,不仅如此,前苏联俄国更知道当今世界大规模战争发生的几率已经很低了,所以前苏联俄国那种老旧的学说已经过时了。
而随着技术的发展,非对称作战方式到是成为主流,这就要求装备的技术水平越来越高,而搞技术装备无论是生产成本还是后期维护都十分高昂,根本就不是说消耗就能消耗的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