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在古玩街上呢,您等我,我过去得了!”唐易挂了电话,没去阁宝多,直接去了冯青山的朗润轩。
隔着挺远,唐易就看到冯青山在店门口等着了。唐易一进门,冯青山就把他拉近了内室。
“你看看这东西。”冯青山打开了一个长方形锦盒,从里面拿出了一件瓷器。
这是一件青花镇尺。基本算是长方形,不过两头圆。长二十多厘米,宽约三厘米,高约四厘米。侧面的青花纹饰是缠枝花卉,顶面的青花纹饰是金钱纹内嵌四叶草。
青花发色有浓有淡,纹饰不是勾勒的,都是实笔填涂。发色靛青,不少地方有积料,能看到蓝褐色斑点。
“是不是元青花?”冯青山在唐易还在仔细看的时候,就开口问道。
唐易看完,表情有些凝重,他放下这件青花镇尺,“老爷子,您先说说,这东西怎么来的?”
“我去收来的,找过几个人看了,众说纷纭。”冯青山接着便把经过说了说。
冯青山开店,内心爱好多过买卖获利,他不缺钱,儿子又很有钱,朗润轩其实就是他以藏养藏的地方,也是为了和行里人交流方便。
前一阵子,冯青山和跟另一个同行,到山州附近的县城乡下收货。所谓到乡下收货,不是来到村里一家一户地跑,而是直接“定点”。每个县里,都有那么几个夹包袱窜货的,收来东西再集中倒手。
所以,冯青山是到这样的大户家里,直接看他收来的东西。这个大户姓牛,都叫他老牛。
偏巧,他们到老牛家里的时候,老牛刚回来没多久,一指院里屋檐下的一口麻袋,“我刚回来,喘口气,你们自己看吧,刚收来的东西。”
和冯青山一起去的这个同行,是在文化市场开店的,平时经常下乡,这老牛就是他的关系户。所以,冯青山也不好意思先动手,就等着让那个同行先挑。
说是一麻袋,其实东西不多,光是两个老箱子就占了不少地方,另外还有些铜钱。剩下的,就是两件东西,一件黄杨木的笔筒,一件青花镇尺。
两个老箱子是香樟木的,看起来像是民国的物件,不过形制粗陋,品相不佳。铜钱呢,多是些康熙乾隆的普通版别,也没什么值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