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覆没

“快!再快些!“

庄梓良提着官袍前摆,几乎是跌跌撞撞地爬上永平城的石阶。这位永平县令年近五旬,平日里养尊处优的身子此刻已是汗如雨下,一同的还有着锦衣卫百户赵文和户部侍郎刘晏,三人急匆匆地向城头奔去。

“庄大人,小心台阶。“赵文伸手扶了一把险些绊倒的县令。这位锦衣卫百户约莫三十出头,一身飞鱼服纤尘不染,腰间绣春刀随着步伐轻轻晃动,眼神锐利如鹰。

震天的喊杀声从城墙外传来,伴随着如雷的马蹄声和金属碰撞的脆响。三人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加快了脚步。

当庄梓良终于气喘吁吁地登上城头时,眼前的景象让他瞬间忘记了呼吸。

夕阳西下,余晖如血。在永平城外的旷野上,两支军队正在激烈厮杀。但更准确地说,这是一场单方面的屠杀。

“天啊...“庄梓良不自觉地抓紧了斑驳的城墙砖石,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从他们的视角俯瞰,战场形势一目了然。红莲教的乱军原本如潮水般包围着永平东城,此刻却被一支突如其来的铁骑从背后冲得七零八落。那支骑兵分作红白两色——前排三千红甲骑兵如同燃烧的烈火,后排三千银甲骑兵则似冰冷的雪原,红白交织,形成令人胆寒的死亡浪潮。

“皇帝陛下麾下,百战穿甲军,和汉军骑兵。“赵文眯起眼睛,声音中带着几分赞叹:“看那旗号,领兵的是东征活捉叛贼相城侯的廖化将军。“

刘晏扶着城墙,满是感慨:“也不知何时,也能一览太宗皇帝当年麾下玄甲骑兵的风采。”

庄梓良却完全没听见同僚的话。他双眼圆睁,死死盯着战场,嘴唇不住地颤抖。城下的景象既残酷又壮美——燕军骑兵以严整的队形冲锋,如一把烧红的尖刀切入黄油般轻易撕裂了红莲教的阵型。长枪所向,血肉横飞;马蹄过处,尸骨无存。

“太...太厉害了...“庄梓良喃喃自语,眼泪不知不觉流了下来。过去七天里,他亲眼看着红莲教乱军如何残杀城外百姓,如何日夜攻打城池。作为一县父母官,他夜不能寐,食不下咽,生怕下一刻城门就会被攻破。

而现在,这一切噩梦就要结束了。

“左翼在包抄。“刘晏突然开口,手指轻轻敲击墙砖:“他们要合围了。“

果然,两支骑兵如同有灵性般分进合击。红甲军从中路突破,银甲军则从两翼包抄,转眼间就完成了对红莲教主力的包围。教众们惊慌失措,有的跪地求饶,有的丢盔弃甲,更多人则像无头苍蝇般乱撞,却怎么也逃不出这个正在收紧的死亡的圈。

——————

与此同时,在左侧的红莲教军阵之中。

千余铁骑汇聚而成的死亡浪潮,仿若汹涌澎湃的洪流,裹挟着摧枯拉朽的磅礴气势,直冲入红莲教阵内。前排身着红甲的骑兵们,手中长枪齐刷刷地挺向前方,那紧密排列的枪尖,宛如一片森冷的钢铁荆棘,在如血的夕阳余晖映照下,闪烁着凛冽刺骨的寒光。

马蹄声轰然作响,仿若滚滚惊雷在大地上炸响,震得人耳鼓生疼,仿佛这苍茫天地都在为这支锐不可当的铁骑大军主动让开道路。

“快!列圆阵!都给我列圆阵!”王泰声嘶力竭地吼叫着,额头上青筋根根暴起,扭曲蜿蜒仿若一条条愤怒的小蛇。

这位红莲教左翼头目,本是出身草莽的山匪,脸上一道蜈蚣模样的狰狞刀疤,此刻因极度的恐惧而愈发显得可怖,五官都仿佛挪移了位置。他麾下的教众早已乱成一锅粥,有人慌乱地丢弃武器,双手抱头,鼠窜而逃;有人“扑通”一声跪地,磕头如捣蒜般求饶;更多的人则像没头的苍蝇一般,在阵中盲目地四处奔突。

“王头领,根本挡不住啊!”一个满脸血污的教徒,双手死死拽住王泰的衣袖,声音带着哭腔喊道:“燕军的战马太快了,咱们——”

然而,他的话音尚未落下,一支羽箭“嗖”地一声,仿若暗夜流星般疾射而来,瞬间穿透了他的喉咙。王泰惊恐地瞪大双眼,眼睁睁看着这位忠心耿耿的手下,双手徒劳无功地紧紧抓着箭杆,殷红的鲜血从指缝间汹涌喷涌而出,那温热的血溅洒在他脸上,仿若一盆刺骨的冷水,将他仅存的一丝斗志彻底浇灭。

恐惧仿若汹涌的潮水,瞬间将王泰彻底淹没。他猛地用力推开那还在汩汩冒血的尸体,转身发足狂奔,慌乱之中甚至将几名试图抵抗的教徒撞翻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