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时之间,双方各执一词,势同水火,谁也说服不了谁。
可让大臣奇怪的是,范仲淹和包拯都没有说话,皇上也没有说话,只是听着他们争吵。
良久,赵祯才开口:“此事朕自有主张,散朝吧!”
退朝之后,赵祯便又单独召见包拯和范仲淹。
朝会上,他已按照包拯的意思,演完了戏。
可还有一个疑问一直悬在他心头,那便是稻种如何作假的问题。
包拯脸上浮现着从容的笑容,“此事臣早已办妥,保证让十万石稻谷不发一芽。”
赵祯听罢,脸上轻松了不少,没有多问包拯怎么操作,这种事,他不想过多去关心,他要的只是从包拯嘴里得到一个满意的结果,就足够了。
“既然包卿已经办妥,余下的事交给范爱卿和包卿去办,你们与耶律良才交涉便是,朕不便出面。”
包拯应了声是,心知皇上是不想面对大臣为此事继续争论不休,索性交给包拯和范仲淹去办。
……
三日后。
范仲淹和包拯在礼部接见耶律良才。
见大宋皇帝没有亲自召见他,反而让范仲淹和包拯来单独和他交涉,耶律良才心中便猜到有戏。
他撇嘴一笑,暗暗嘲讽道:“大宋果然无人矣!只要拿下包拯,就只能任我大辽左右。”
随后,耶律良才到礼部见了范仲淹和包拯。
见大宋朝廷果然答应了他的条件,耶律良才喜不自胜,仿佛前程一片光明。
为大辽立下如此大功,太后能不重用?
随即,双方签了字,摁了手印。
耶律良才迫不及待询问:“宰相大人,十万石稻种不知何时交割?”
两人表示,随时可以交割。
耶律良才得意得嘴都合不拢了,回驿馆后,赶忙写了一封书信,命随从快马加鞭赶回辽国禀报喜讯。
辽国都城上京,皇宫。
萧太后看到耶律良才从汴京送来的书信,连忙拆开阅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