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看着,刘墉的脸上露出了惊喜的神色。原来,这本日记是刘必显所写,其中详细记录了他在明朝末年,眼见朝廷腐败,百姓疾苦,便一心想要归隐田园。后来大清入关,他深感大清的统治能让百姓安居乐业,于是便积极拥护大清,还曾为朝廷出过不少力。
刘墉如获至宝,他深知,这本日记便是证明刘家清白的铁证。他立刻带着日记进宫,求见乾隆帝。乾隆帝得知刘墉求见,心中也十分好奇,便宣他进殿。刘墉一进养心殿,便跪地呈上日记,将其中内容详细禀明乾隆帝。
乾隆帝接过日记,仔细翻看了许久,脸上的疑虑渐渐消散。他长叹一声:“刘墉啊,你刘家果然忠心可鉴。朕险些误信小人谗言,错怪了你。”刘墉叩首道:“陛下圣明,臣家族世代蒙受皇恩,定当肝脑涂地,报效朝廷。此番能洗清冤屈,全赖陛下明察秋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乾隆帝脸色一沉,说道:“此事背后,定是那和珅与莫詹菉曾有意为之。朕定要好好惩治他们,以儆效尤。”刘墉忙道:“陛下,臣恳请陛下从轻发落,尤其是莫詹菉曾,据臣所知他也是一个忧国忧民的清官。如今朝堂之上,还需各方齐心协力,共同治理国家。若因臣之事,引得朝堂动荡,错怪好人,恐非社稷之福。”
乾隆帝看着刘墉,眼中满是赞赏:“石庵,你果然心胸宽广。也罢,朕便依你所言。但和珅与莫詹菉曾,也不能轻易放过。朕自会给他们一个教训,让他们知道,朝廷容不得此等小人作祟。”
于是,乾隆派人申饬了莫詹菉曾并罚俸一年,让其记住,以后不能凭借只言片语就武断行事。
和珅听到消息后,内心仍有不甘。于是也进宫见了乾隆。见到乾隆之后哭诉道:“陛下!奴才一心为陛下着想,如今因刘墉家族之事便被陛下称作小人。奴才实在难以承受,今后如何立足于朝堂之上?如何再面对其他朝臣?”
“和珅?你想威胁朕?逼着朕除掉刘墉么?”乾隆用凌厉的目光看着和珅说道。
和珅此时仍不甘心,他觉着乾隆在这朝堂之上有点儿离不开他,所以仍然泣诉道:“陛下!奴才认为,这朝堂之上有他无我!有我无他!请陛下圣裁!”
乾隆听到此话后气不打一处来,脱下靴子就扔到了和珅的脑袋上。愤怒地说道:“和珅!你——你——你——!好大胆!竟敢威逼于朕。那么,朕今天不妨告诉你,朕的江山可以没有你和珅!但,绝不能失去刘墉!如果你和珅非要让朕在你和刘墉之间做个抉择!朕只有舍你而保刘墉!”这可是和珅万万想不到的,他自认为乾隆能向着他,把他当做宝贝一样护着,可乾隆今日的反应着实让他暗吃一惊……
而这次和珅也没有躲过乾隆的靴子,不偏不倚正好砸在和珅的脑袋上。和珅吓得默不作声,也不敢泣诉了,趴在地上浑身哆嗦,生怕乾隆在气急败坏的情况下,一道旨意,把他拖出去杀了!
“怎么着?还赖在这儿等着朕下旨杀你不成?”乾隆仍然怒气未消地说道。
和珅听闻,立刻一边爬过去捡起靴子给乾隆穿上,一边嘴里说着“谢陛下不杀之恩!谢皇上不杀之恩!奴才这就走!啊不!奴才这就滚!这就滚!”说完起身退出了养心殿。
退出养心殿之后,和珅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心想“看来!这刘墉在皇上心目中比我要重要得多得多!非我和珅能相提并论的!从今以后必须在刘墉跟前小心翼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