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征缅战事

却说刘墉在修书处行走,这一天遇到了纪晓岚。本来刘墉在修书处行走所做的一切事务皆与纪晓岚所做的有联系,他们俩见面的机遇不少,这天的相遇也没什么特别的。

但是,这次纪晓岚把和珅带到了刘墉做事的地方。和珅现在已经是十五六岁的大小伙子了,一见到刘墉趴下就给刘墉磕头说道:“侄儿深知刘伯父深受其罪,但是侄儿却不能前往与伯父同甘共苦,真乃罪过!”

刘墉赶忙伸手扶起和珅,脸上满是温和与关切:“贤侄快快请起,说这些话就见外了。你年纪轻轻,正是大有可为之时,不必因我受些委屈就这般自责。”

和珅眼眶微红,声音中带着几分愧疚:“伯父,您在这修书处辛苦操劳,皆是因朝中奸佞作祟。侄儿虽有心相助,却苦无门路,实在心中有愧。”

刘墉拍了拍和珅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贤侄,你能有这份心意,伯父就知足了。这官场沉浮,本就是常态,莫要让这些影响了你进取之心。你聪慧过人,将来定能在朝堂施展抱负。”

和珅紧握拳头,目光坚定地说道:“伯父放心,侄儿定当勤奋努力,将来在朝堂上能助您一臂之力,也为这天下苍生谋福祉。”

刘墉微微点头,用带有期许的眼神说道:“好,好啊!我瞧你如今言行举止,已然有了担当。当前重要的是好好读书,至于以后行事,还需多几分谨慎,莫要被他人利用。”

和珅连忙应道:“侄儿定当铭记伯父教诲,认真读书,时刻警醒自己。往后若有拿不准的事,还望伯父不吝赐教。”

刘墉微笑着说:“你若有疑惑,尽管来找我,我将不吝赐教。我现身处这修书处,时间有的是。能帮你的,我定不会推辞。纪昀纪晓岚也是才华横溢之人,也可以向他求教!”

和珅起身,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修书处。刘墉对纪晓岚说:“你不应该把和珅带来,我现在虽说已被宽宥,但仍然是待罪之身,连累了他就得不偿失了!”

纪晓岚说道:“不是我要带他来见你,是他要求的。自从他知道你回到了京城,已经求了我多次了,非要见你不可,我也是被他逼得没办法!”

“好吧!见都见了,多说无用!纪大人!缅甸战事可有消息?”刘墉问道。

纪晓岚笑了笑说:“你可真是死不改悔!忘了皇上给你的教诲了?”

“我在新疆伊犁的时候,就听说了缅甸侵我边境之说。而当时的云南巡抚被罢免,皇上下旨让伊犁将军明瑞前去云南担任总督,以兵部尚书的身份总揽全局!我想,那缅甸问题恐怕不是那么好对付的!”刘墉一口气说了许多。

纪晓岚说:“今年不宜再动刀兵了!过了年再说吧!现在没人知道会怎么样!”

刘墉也知道,以纪晓岚现在的身份不会知道更多。他刘墉如果不是在新疆伊犁得知缅甸之事,他也不会知道太多。

时光荏苒,转眼过了乾隆三十三年的春节。而就在乾隆三十三年二月,云南传来奏报——征缅战事失利的折子,内容如下:

臣谨奏,为奏闻征缅战事紧急战况,仰祈圣鉴事。

乾隆三十三年二月,我军入缅境后,一路艰难前行,与缅军多有交锋。至近日,我军行至木邦附近,遭遇缅军主力倾巢而出,以数倍之众将我军围困。彼时,敌军攻势如潮,四面合围,我军陷入绝境,粮草渐乏,箭矢将尽。

在此危急存亡之际,明瑞将军身先士卒,奋勇杀敌,指挥若定,力保大军不乱。为使大军能够突出重围,明瑞将军毅然决定亲率精锐断后,与观音保、扎拉丰阿二将,及五十身着黄马褂之御前侍卫,领三百八旗劲旅,拼死抵挡缅军。

断后之时,明瑞将军与将士们深知此番恐难全身而退,然皆毫无惧色,先集体朝着北京方向庄重叩首,以表对我大清、对陛下之忠诚与眷恋。而后,割下辫子,连同明瑞将军之印信,郑重交予臣索伦,令臣突围后呈于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