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咱们在这就不用细说了。《说文解字》:“黄,地之色也。从田从炗(guāng),炗亦声。”炗,古文光。解释下来黄就是太阳照在大地上所显示的颜色。补充说一下,最早人们从太阳的颜色观察,认为光是黄色的。所以,黄遵从于地和阳光的色彩。
这句话从本义解释是:天的颜色是黑的,地的颜色是黄的。有人说:“我看天就是蓝的,不是黑的”。我说你是白天看的,周兴嗣是晚上看的。大家想象一下在没有星光的晚上,周嗣在那里愁眉苦脸地拿着一千个乱七八糟的字写文章。写不好的话,明天头就没了。轮到那时候不只是天是黑的,我感觉他看到啥,啥都是黑的(开句玩笑)。但如果我们的视角是站到外太空,那么天就是黑色的。所以,在古人的意识和现代科学的意识是相通的:天本来就是黑色的,我们肉眼所见到的所谓的光明是日月星辰带来的。
说到这里,我们还要从天地形成的那一刻说起。那么有人可能会问,天地开辟之前是什么样子的呢?在天地初开之前,整个宇宙是处于混沌的状态下。什么是混沌呢?那是一种中国古人想象中天地未开辟以前宇宙模糊一团,就像一个鸡蛋的状态——阴阳不明,天地不分,迷迷蒙蒙,无始无终。
《太始经》给的介绍:“昔二仪未分之时,号曰洪源。溟涬(míng xìng)蒙鸿(méng hóng),如鸡子状,名曰混沌。”意思是说阴阳未分的时期叫做洪源。洪源时期,所有物质与先天一炁(qì)都尚未形成,整个宇宙全部混在一起,迷迷茫茫的,其状态就像一个鸡蛋的样子,这个所谓像鸡蛋的状态叫做混沌,而盘古就产生于这个混沌之中。因此,有学者认为盘古是卵生动物,这似乎有点牵强附会。
《白虎通·天地》里也形容了这种状态:“混沌相连,视之不见,听之不闻,然后剖判。”混沌里什么都听不见,什么都看不见,然后混沌被开辟分开了。(混沌还有其他说法,例如《庄子》里的中央之帝,《神异经·浑沌》里的怪兽。咱们就不在这儿一一细讲了。有兴趣的可以自行查阅。)
说起天地开辟,我们就不得不讲一下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关于盘古开天辟的记述在古代文献中有很多。我们就选择其中主要的部分和大家分享一下。
《三五历纪》文中讲到盘古开天辟地时是这样写的:“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 。
啥意思呢?意思是说:天地最早像一个巨大的鸡蛋(没有壳的),是混沌一体的。有个叫盘古的人便在这里出生了。他在这混沌中沉睡,这一睡就是一万八千年。说是有一天盘古突然醒了,看到四周一片漆黑,感觉特别憋闷;就操起一把大斧子,“咔嚓”一声劈开了混沌——也就是这个大鸡蛋。大鸡蛋被打破了,轻盈清亮的部分缓缓上升,变成了天;沉重浑浊的部分慢慢下降,变成了地。这就是所谓的阴阳剖判。天地分开以后,盘古便顶天立地,站在天地之间,他的身体和神灵逐渐跟随天的形成不断变化,他的身体跟着大地形成也在变化。天每天高一丈,地每天厚一丈,盘古也每日长大一丈,这样又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升得非常高,地也沉积得非常深厚,盘古也长得非常高大。天地开辟了以后,才出现了世间的天皇、地皇、人皇。数字开始于一,建立于三,成就于五,壮盛于七,终止于九(这个稍后再解释),因此天距离地有九万里。这是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
盘古开天辟地之后怎样了?《太始经》是这样描述的:“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里,肌肉为田土,发为星辰,皮肤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甿。”
天地成形后,盘古也累得倒了下去。他倒下后,盘古就跟上文说的也跟随天地的变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呼出的气息,变成风和云;他的声音,变成隆隆的雷声;双眼变成太阳和月亮;四肢变成了东、西、南、北四方支撑天地的支柱和高大的五岳;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血液变成了奔涌的江河;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毛发变成了茂盛的草木。道家还有盘古精气化三清的说法,盘古死后,他的精气化作了三个人——也就是道教三清: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是否是通天教主说法不一);太清道德天尊——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太上老君。从此以后,宇宙正式成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我们从精彩的神话故事再转回 “天地玄黄”。这样一来,天和地的形成与概念就非常清晰了。“天地玄黄”这句讲的是开天辟地时候的景象。盘古开天辟地,清气上升为天,浊阴下降为地,那时候还没有日月星辰。既然清气上升为天,清气是透明的,映射出的天就是黑色的,这就是所谓的“天玄”;浊阴下降形成实体为地,地是有颜色的——大家不了解可以开窗望一眼土地(别看水泥地),对了,是黄的,这就是所谓“地黄”。合起来就是“天地玄黄”,讲的是古人对于宇宙初成状态的一种想象,神识范围内只有黄色的大地和黑漆漆的天空。
那“宇宙洪荒”讲的是什么呢?我们还是先从字义说起。
咱们先说“宇宙”。单独的“宇”字和“宙”字我们就不细讲了,我们直接从宇宙这个词讲起。“宇宙”一词最早出现在《庄子》里面。后面的《淮南子》里说的很明确:“上下四方叫做宇,古往今来叫做宙”。“宇”代指的是一切的空间,包括上下四方等一切地点,是无边无际的;“宙”代指的是一切的时间,包括从远古到将来的一切时间,是无始无终的。说白了,“宇”指的就是空间,用现代的话讲就是我们所在的三维空间;而“宙”指的就是时间;“宇宙”合起来就是指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