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者,你还要组织团队关注国内外航空领域的学术动态,收集前沿研究论文,梳理其中与运行管理中心相关的技术思路、模型框架。结合鹏城机场的实际情况,探索哪些理念可以应用到我们机场的系统中。”
“而且机场运行控制中心对实时性和稳定性要求极高,你还得对实时数据传输、高速数据存储等信息化关键技术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梳理,提前预判技术实现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难题,制定应对策略,降低研发风险。”
秦奕一边听,一边快速在笔记本上记录,点头说道:“吴市长,您考虑得太周到了。我这就组织团队,按您的建议准备,一定把需求调研工作做扎实,对了,您对后续的技术预研工作,还有其他宝贵意见吗?目前我打算对实时数据总线、内存数据库等技术开展预研。”
吴松英右手轻托下巴,沉思片刻后说道:“技术预研工作十分关键。我的建议是,要关注技术的可行性与实用性。新的技术思路虽能提升系统性能,但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出现各种问题。在预研过程中,搭建简单的试验环境,模拟机场实际运营场景,对关键技术进行验证。”
“另外,想办法联系业内的资深专家,建立沟通渠道,遇到难题及时请教,借助他们的经验和智慧,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向,如果你实在找不到相关专家的话,可以找我帮忙联系。”
“好的。” 秦奕一边在本子上认真记录,一边回应道,“完成需求调研与技术预研工作后,第二步便要搭建系统原型并开展模拟测试。”
“搭建系统的第一步当然是准备好计算机网络了,网络设备自然是用百川的交换机和路由器了,网络核心可以用琅朝的小型机,终端微机就用启明微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用光纤光缆将这些设备连接起来,不能的话用同轴电缆也可以。”
“软件环境用鸿蒙操作系统和大梦关系型数据库,至于编程语言就用乾坤和C语言。”
“考虑到这个系统需要运行 7*24 小时,我们需要在系统高可用方面要下一番功夫。”
看到吴松英在听到“高可用”这个词时表现出了点似懂非懂的神情,秦奕解释道:“高可用指系统在面对各种意外情况,如硬件故障、软件错误、网络问题时,仍能长时间持续正常运行,为用户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