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 鱼饵

站在司礼监监署门口。

身为内廷第一人,有着内相之称的吕芳,久久的站立在台阶上。

即便严绍庭的身影早已消失不见,他却依旧分毫未动。

“老祖宗?”

守在门后的小太监伸着脑袋观望了许久,担心老祖宗站久了腿酸,试探着呼唤了一声。

“谁教的规矩!”

就在小太监静候着老祖宗的回话时,吕芳却是回头冷眼扫过,惊的几名躲在门后的小太监浑身一颤。

吕芳则是眯着眼打量着这几个人:“这宫里只有一个祖宗,不是我,也不是你们,是万岁爷!是当今皇上!”

虽然吕芳的声音并不大。

但几名小太监却是立马被吓得跪在了地上,不住的磕着头。

“奴婢知错了!”

“老……吕公公恕罪。”

吕芳冷眼看着几人,冷哼一声,挥了挥手。

从司礼监里,便立马有一群人冲了出来,瞧见门口的情形,也不用吕芳发话,便将那几名跪地的小太监堵住嘴拖到监署内部。

不多时。

便有闷响声传来。

吕芳则依旧站在门口,眉头微皱,眺望着东南方向紫禁城北侧的玄武门城门楼。

年老的司礼监掌印太监,身着内官红袍,脸色凝重无比。

吕芳脑海中闪过一抹抹过往的画面。

大明是什么时候开始变的?

吕芳无声的抬头看向布满洁白云朵的天空。

这位在嘉靖朝经历过无数次朝堂风波的内廷老人,多了几分怅然。

或许自己真的该找个机会请辞,去昌平为先帝看守皇陵了。

但在此之前。

这变了的大明,也该有一道声响,是属于自己的!

转瞬之间。

这位老人的脸上再不见先前的凝重和怅然,转而变得一片郑重,双眼闪烁明亮。

“来人。”

一声召唤。

吕芳的身后便有一名司礼监的太监悄无声息的出现。

“吕大珰。”

吕芳侧目看了眼来人,嗯了声,随后便低声吩咐道:“去金行知会一声,取十万两交由昌平书院,以助天下万千学子。”

“奴婢领命。”

吕芳则是轻吟一声后又说道:“再告诉他们,再有数月便是隆庆二年,如今海路畅通,需得要他们筹措金银,以备开年之后通商欧逻巴诸国,广购诸国物产。”

“这……”出来的司礼监太监面露犹豫。

但犹豫之后,却赶忙小声回道:“吕大珰,前不久严少保率征北大军班师回朝,万岁爷便在朝中与内阁定下了要速办河套、阴山新边之事。前不久户部才通过金行抽调了价值百万的钱粮送往边地,如今若是再要筹措金银钱钞,又正值年底,恐怕……”

天知道老祖宗今天是怎么了。

一言不合,方才就毙了那几名小太监。

现在他可不敢触怒了老祖宗。

但吕芳却是轻咦一声:“咱家怎么记着,新边那边用了不止这些钱粮?”

太监瞬间一愣,而后抬头看向老祖宗,脸上瞬间露出笑容:“是是是,老……大珰说的是,是奴婢记错了。”

吕芳哼哼了声:“别忘了对外面放出话去,就说那些个原本从金行借贷了人,在明年夏粮收上来前,必须将本钱和利钱,原原本本的足数还给金行。”

只是刹那间。

太监想到了许多种可能。

但最后一切都归为一声:“是。”

眼看着手下人出宫去金行交代事情,吕芳这才长出一口气。

他回首北望,望向了不可见的皇陵方向。

“主子爷……”

“等奴婢办完了这件事,就去伺候您……”

……

而在另一头。

出了宫的严绍庭,则是直接绕道去了一趟户部。

窜进户部尚书的公廨后。

外面的户部官员们,虽然不知道里头究竟发生了什么,已经是礼部尚书的严绍庭又与自家尚书聊了些什么。

但听着公廨里的动静,却是不小。

隐隐约约的,似乎还能听到高尚书在公廨里怒斥严尚书。

甚至于爆出了诸如‘不要脸’、‘老夫从未见过如你这等厚颜无耻之徒’的话。

可奇怪就奇怪在。

明明是被骂了的严尚书,从高尚书的公廨里出来的时候,瞧着外面一群人,竟然没有面露羞怒,反而是一副喜气洋洋精神抖擞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