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朵朵红梅在皑皑白雪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娇艳动人,仿佛是寒冬里燃烧的火焰。
你还可以走进梅林,在雪中闻着那淡淡的梅花香气,支起一个小火炉,烹一壶热茶,烤上几块美味的烤肉。茶香、肉香与梅花香交织在一起,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般的世界,忘却了尘世的烦恼。
醉红尘不仅能让你体验四季的美景,还能让你品尝到四季独有的菜色。春天,你可以品尝到鲜嫩的春笋炒肉丝,那春笋的清甜与肉丝的鲜香完美融合,仿佛是春天的气息在舌尖上绽放。
夏天,你可以品尝到清凉解暑的冰镇西瓜汁,那甘甜的汁水顺着喉咙流下,让人顿感清爽无比。
秋天,你可以品尝到肥美的大闸蟹,那鲜嫩的蟹肉和醇厚的蟹黄,让人回味无穷。
冬天,你可以品尝到热气腾腾的火锅,各种食材在锅中翻滚,那浓郁的汤汁让人食欲大增。
除了四季的美景和美食,醉红尘还有许多令人惊叹的奇妙之处。你可以在星空、星河里漫步,脚下仿佛踩着璀璨的星辰,周围是闪烁的繁星,仿佛置身于宇宙的浩瀚之中。
你也可以仰望星空,抬手摘星辰,仿佛星辰就在你的指尖,触手可及。不管你想到的没想到的,醉红尘那里都能满足你,它就像是一个无所不能的梦幻王国,能实现你所有的幻想。
除此之外,醉红尘还有许多宝物。其中有一种能发光的光球,这种光球散发着柔和而明亮的光芒,比烛火好用太多了。
烛火在风中摇曳不定,一不小心就可能被吹灭,而这种光球却不怕风,无论外面的风有多大,它都能稳稳地发光。
而且,它还不伤眼睛,长时间使用也不会让人感到眼睛疲劳。更神奇的是,那光球能用很久,为此有人编了一句话,叫“一球传三代,人走它还在”。也足以说明这种光球的耐用程度。
在醉红尘的墙壁上,还插着一种神奇的名水龙头的物件。只要你一抬手,就会有水哗哗地流出。
那水清澈透明,带着丝丝凉意,仿佛是从山间流淌而来的清泉。这种水龙头的设计非常巧妙,不仅使用方便,而且还能节约用水。
还有一种人站上去就会自己动的平衡车,它就像是一个忠诚的伙伴,能带你在醉红尘的各个角落自由穿梭。你只需要站在上面,轻轻控制方向,它就能平稳地行驶,让你感受到前所未有的便捷和乐趣。
另外,醉红尘里还有能照全身的琉璃穿衣镜,这种镜子非常的清晰,据说连身上的毛孔也能照出来。当你站在镜子前,你可以清晰地看到自己的每一个细节,仿佛是另一个自己在与你对视。
更为神奇的是,你若站在醉红尘主楼楼顶往下跳时,你并不会像正常情况下那样坠落摔在地上。相反,你会感觉自己的身体变得轻飘飘的,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托了起来,在空中缓缓地飘着。你可以看到周围的景象在不断地变换,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般的世界之中。……”
宋王端坐座椅之上,目光敏锐地扫视着在场的众人。只见那使臣正手舞足蹈地说着一些不知从哪听来的奇闻轶事,越说越兴奋,脸上泛着潮红,唾沫星子都跟着飞扬起来。而其他使臣也被他绘声绘色的讲述所吸引,一个个眼睛瞪得溜圆,嘴巴微微张开,越听越上头,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这精彩的故事,甚至都忘了呼吸,沉浸在那虚幻的情境之中。
宋王看着这一幕,不由的皱了皱眉。这个时候怎能在这无关紧要的事情上浪费时间。宋王想到此处,轻轻咳嗽了一声。这一声咳嗽虽不响亮,但在这安静的屋子中却如同一声惊雷,瞬间打断了那个正说得高兴的使臣的话。那使臣正说到兴头上,被这突如其来的咳嗽声吓了一跳,嘴巴张在那里,一时竟不知如何是好。
屋中所有东莞使臣原本沉浸在故事里的目光,此时再次齐刷刷地移到宋王身上。他们挺直了身子,脸上露出恭敬的神情,等待着宋王发话。宋王清了清嗓子,目光坚定地说道:“咱们言归正传,不要把话扯得太远了。那贞瑾伯爵、辰王、靖王说话就要到了。”
宋王站起身来,缓缓踱步到屋子中央,继续说道:“只要把郡主贞瑾伯爵拉拢到咱们东莞,那她背后的萧家羽林卫、镇国公鬼仙、醉红尘都会为我东莞所用。你们想想,萧家羽林卫个个都是武艺高强、训练有素,且都习了越王的兵法,个个都是将才,有道是千兵易得,一将难求。有了他们,咱们东莞的军队实力将大大增强;镇国公萧远山活着时智谋过人且用兵如神,更擅长锻造兵器,如今他成了鬼仙若能在朝堂之上为咱们出谋划策,必能让咱们在与他人争斗中占据优势;醉红尘则是名副其实的聚宝盆,有了它就有吃不尽的粮食,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说到此处,宋王稍微停顿一下后,接着说道:“既然要拉拢贞瑾伯爵她,那就必须拿出些诚意来。咱们到驿站外与西周人一起迎接贞瑾伯爵也未尝不可。这不仅能显示出咱们东莞的诚意,也能让贞瑾伯爵感受到咱们对她的重视。”
李姓使臣听了宋王的话,心中对贞瑾伯爵背后的那些资源很是眼馋。他的眼睛微微眯起,脑海中不断浮现出那些强大势力为东莞所用后的美好场景。
然而,他又放不下身为男子的那一点点优越感,觉得亲自出门去迎接一个女子,实在是有些丢面子。于是,他眼珠一转,上前一步,向宋王提议道:“殿下,贞瑾伯爵背后的资源确实诱人,但咱们也不必全体都出去迎接。选几个人代表东莞国出去迎接便好,这样既能表达咱们的诚意,又不至于大张旗鼓。”
宋王听了李姓使臣的话,站在那里沉思了起来。他摸着下巴,仔细权衡着利弊。他觉得李姓使臣说得也有道理,全出去迎接的话,人太多,场面过于浩大,说不定还会引起西周人的猜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