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推动这一目标的顺利实现,安德鲁经过深思熟虑,授意军情局冒险出击。军情局的特工们凭借着过人的胆识、卓越的智慧与高超的技巧,精心策划并实施了一系列隐秘而关键的行动。
最终成功逼迫反法立场极为坚定、态度强硬的小威廉·皮特首相,因为病休而不得不暂时离开政治舞台。而新任首相波特兰公爵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以及国内各方势力的重重压力时,经过一番权衡,默许了英法两国之间的私下外交接触。
这一微妙的转变,犹如在黑暗的云层中撕开了一道缝隙,为两国关系的缓和创造了一丝宝贵的契机,也为法国争取到了宝贵的喘息时间与战略调整空间。
在逐步淡化英法战争紧张局势的同时,安德鲁凭借其敏锐的战略洞察力,将战略目光迅速而坚定地重新聚焦到东方。在他精心构建的宏大战略版图中,首当其冲的目标便是奥斯曼土耳其。
此时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国内局势犹如一盘散沙,动荡不安到了极点。政治腐败丛生,经济萎靡不振,社会矛盾激化,军事力量更是孱弱不堪,在战场上的表现犹如一滩烂泥,过于拉胯。
即便是在法军并未全力发动攻击,仅仅保持着一定军事压力的情况下,奥斯曼的军队居然也完全抵挡不住俄国海陆军的联合凶猛进攻。在俄国-军队如汹涌潮水般、排山倒海的强大攻势下,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防线迅速崩溃,接二连三地丢城失地,大片肥沃的领土被俄国无情吞并。
这种岌岌可危的局势,也一度让法国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尴尬困境,甚至差点迫使安德鲁下令不得不紧急调转枪口,将原本针对奥斯曼土耳其的军事力量,迅速投入到对付盟友,俄国-军队的战斗中。
因为一旦俄国在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取得决定性胜利,其势力将在东方迅速膨胀,对法国在南欧地区与东地中海一带的利益与战略布局构成巨大的威胁。
随后,俄罗斯帝国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安德鲁战略规划中,必须重点关注与应对的重要目标。
虽说安德鲁原本希望将对东方战争的准备时间,较为从容地安排在一、两年之后,也就是1802年左右。
他计划利用这段充裕的时间,让法国在政治、外交、经济、军事与情报等各个方面的筹备工作都能有条不紊地推进,大致完成,从而以最饱满的精神状态、最强大的综合实力投入到对俄战争中。
但如今,由于无法按照原计划登陆不列颠岛与英国进行战略决战,整个战略节奏被彻底打乱。上述所有的战争筹办工作就不得不被迫提前到今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