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0章 细节决定成败 (上)

法兰西1794 管杀不管填 1709 字 15小时前

一旦失去动力,“共和国号”便会在茫茫无边的大海中陷入孤立无援、任人宰割的绝境,只能无助地漂浮在海面上,沦为敌舰肆意攻击的活靶子,等待它的极有可能是被无情摧毁的悲惨命运。

依照相关领域资深专家们经过反复研讨、审慎分析后给出的专业意见,“共和国号”蒸汽战列舰目前存在着极为重大的材料设计与工艺制造缺陷。

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及时、妥善地解决上述这两大关乎生死存亡的关键问题,那么“共和国号”披甲舰以及她后继的姊妹舰,极有可能沦为只能使用一两次的“一次性战舰”。

等到这些以高压蒸汽机为动力的披甲舰,彻底失去了战斗力,再无驰骋战场的可能,就只能被无奈地搁置在港口,渐渐生锈腐蚀,成为一堆毫无用处、令人惋惜的废铁。

更为严峻且令人担忧的是,正在船坞里紧锣密鼓、夜以继日建造中的另外三艘共和国级的大功率蒸汽披甲战舰,“巴黎号”、“马赛号”与“里尔号”。

由于在设计方案与制造工艺上与“共和国号”极为相似,几乎如出一辙。基于“共和国号”所暴露出的严重问题,这三艘尚未完工的战舰,很可能也将面临同样的命运。

一旦这些耗费了无数心血与资源的新式战舰,都因质量问题而无法形成有效的战斗力,对于法国海军而言,无疑将是一场毁灭性的灾难打击。这不仅意味着巨额资金的白白浪费,更将严重削弱法国海军在英吉利海峡,以及大西洋上的战略地位与威慑力,使法国在未来的海上争霸中陷入极为被动的局面。

毫无疑问,这些新式战舰自始至终都承载着安德鲁对法国海军未来的无限期望与宏伟愿景。它们的建造过程堪称一场浩大的工程,耗费了巨额的资金,其数目之庞大,足以让任何一个国家都为之咋舌。在建造过程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与宝贵资源。

如今,它们却可能因为材料或其他一些看似微不足道,却实则至关重要的细节问题,而功亏一篑,所有的投入与付出都将如泡沫般瞬间破灭,付诸东流,这对于安德鲁以及整个法国海军而言,实在是让人难以接受,犹如心头被重重地刺了一刀。

法国海军若失去了这些寄托着厚望的蒸汽披甲舰,仅仅依靠传统的风帆战列舰,将根本无法在拉芒什海峡(英吉利海峡)这片具有至关重要战略意义的海域上,与由胡德、纳尔逊等战功赫赫的著名将领指挥的英国本土舰队展开正面抗衡。

最终,残酷而冰冷的现实,让安德鲁不得不做出艰难而痛苦的抉择。在经过长时间的深思熟虑,权衡利弊得失之后,安德鲁无奈地放弃了原本精心计划在1799年到1800年期间,与英国实施战略决战的念头。

海军实力尚未完全具备优势,关键装备又出现严重问题的情况下贸然出击,与强大的英国海军正面交锋,极有可能遭受惨败,给法国带来难以估量、无法挽回的巨大损失。

这不仅可能导致法国海军的精锐力量全军覆没,更将使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权地位遭遇危机,国家利益将遭受严重损害。

于是,安德鲁迅速调整战略方向,以果断而决绝的姿态重新修整了外交策略。他决定与海峡对岸的英国,保持着一种斗而不破的微妙、复杂关系。

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维持军事上的对峙与压力,让英国不敢轻视法国的存在;另一方面,积极寻求缓和的契机,继续维持非正式的外交接触方式,试图通过外交斡旋与谈判,引导两国重启和平谈判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