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来到了公元 2066 年 2 月 24 日。这一天,孙文静故意杀人一案在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
旁听席上坐满了关注此案的人们,他们的目光中带着好奇、疑惑与期待。余枫霜身着庄重的检察制服在公诉人席上,她表情严肃,眼神中透着对法律的敬畏与忠诚。此刻,她肩负着国家赋予的神圣使命,出于公诉人的职责在法庭上一一细数孙文静的罪行。每一项指控,都伴随着详实的证据和严谨的逻辑,如重锤般敲击在众人的心间。
孙文静身形略显单薄,面容憔悴。她看到余枫霜在公诉席上控诉自己时,心中涌起了无尽的悲凉与绝望。曾经在看守所里,余枫霜那温柔关切的话语、真诚友善的眼神,曾让她在黑暗中感受到了一丝久违的温暖,仿佛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可如今,眼前的余枫霜却以公诉人的身份,无情地揭露她的罪行,这巨大的反差让她的心彻底坠入了冰窖。
辩护席上,何智娟律师神情专注。她凭借着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辩护经验,从不同角度为孙文静展开辩护,试图为她争取从轻处罚的可能。何律师言辞恳切,据理力争,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努力维护着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经过漫长而紧张的法庭调查、举证质证等环节,终于迎来了孙文静进行最后陈述的时刻。她的声音低沉而沙哑,透着深深的疲惫与决绝,一字一顿地说道:“我希望被判处死刑。”
听完孙文静的陈述,左玉慧法官敲响法槌,宣布庭审结束,案件将择期宣判。
日子在紧张与期待中悄然流逝,转眼间到了 5 月 6 日。这一天,法庭内座无虚席。左玉慧法官声音洪亮且清晰地宣读判决结果:“被告人孙文静,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宣判结束,孙文静旋即被法警带离法庭,送往看守所继续关押,等待最终执行。
抵达看守所后,几位女狱警即刻将孙文静带到了械具室。一进入械具室,女狱警们便严肃地要求她穿上橘黄色马甲,并脱去鞋袜。孙文静将目光投向其中一位与自己年龄相近的女狱警,开口问道:“姐姐,真的需要这样吗?” 这位名叫花雪的女狱警,神色凝重且带着几分不忍,缓缓说道:“这是规定,所有被法院判处死刑的罪犯都得如此,接下来还要给你戴上脚镣和手铐。”孙文静听闻,默默无言,缓缓穿上橘黄色马甲,又慢慢脱去自己的鞋袜。她光着的双脚踩在那冰冷的地面上,寒意瞬间顺着腿部蔓延至全身。之后,花雪拿着九公斤重的脚镣,带着锤子和铆钉走到孙文静面前。花雪蹲下身,将镣环扣在孙文静纤细的脚踝上,那一瞬间,孙文静忍不住微微颤抖了一下。冰冷的金属触感,仿佛直接穿透皮肤,刺入骨髓。
“会有点疼,忍一下。”花雪轻声说着,拿起锤子和铆钉,开始固定脚镣。花雪一下又一下地砸着铆钉,把铆钉敲进脚镣里。孙文静觉得疼,说道:“姐姐,真的一定要戴脚镣和手铐吗?”
花雪停下手中的动作,轻轻叹了口气,看着孙文静满是无奈与不忍:“妹子,我也不想让你遭这罪,但这是看守所的严格规定,对每个死刑犯都是如此,我也没办法啊。”
孙文静苦笑一声,眼中满是自嘲:“反正我都要死了,还怕我跑了不成?”
花雪一边继续手上的动作,一边耐心解释道:“这不是怕不怕你跑的问题,在最终执行之前,一切都得按照流程来。也许在你看来这些没意义,但这是整个司法体系严谨性的体现。”孙文静不再言语,静静地看着花雪继续操作。
终于,两只镣环稳稳地扣在了孙文静的脚踝上,并且被铆钉牢牢锁死。固定完脚镣后,花雪又拿起专门为死刑犯准备的手铐,将两个 U 形钢环精准地铐在孙文静的手腕上,接着用一根钢棍穿过钢环末端的孔洞,呈 8 字形,最后在钢棍下端的孔内加一小锁锁住。很快,手铐便牢牢地固定在了孙文静的手腕上。孙文静看着自己被铐住的双手,心中满是无奈,小声问道:“姐姐,我真的必须戴这种手铐吗?我刚被警察抓获时戴的手铐不是这样,那种有链子,手还能稍微活动活动,这种没链子,双手活动太受限制了。”
花雪轻轻拍了拍孙文静的肩膀,说道:“这种手铐是专门为死刑犯设计的,就是要最大程度限制你们的活动。刚被抓时戴的手铐只是临时约束,现在情况不同了,这是为了确保监管过程中的绝对安全。”
孙文静苦笑着摇了摇头,“罢了,反正也没多少日子了,怎样都无所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