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济的主要原因是他家子嗣太少,似乎是胎里带来的毛病,沈罗珏也不懂,反正卓家的孩子就是少,一辈子有一个就不错了。
此前礼部侍郎满四十得了长子一个,本以为此生无其他儿女缘分,没想到四十五又得了一个宝贝女儿,露绛之名,其意凶煞,天水大红,以凶名镇命,年幼时身体孱弱的卓露绛,长大后确实身体挺好,而且为人聪明,听说礼部侍郎不止一次叹息小女儿非男子,无法入朝为官。
沈罗珏一上任,这位礼部老侍郎见她重用女子,其实私下还曾向沈罗珏举荐过自己女儿,只是之前沈罗珏忙得要死,只匆匆记住了人名,让听雪去查查,后来就没了下文。
卓露绛刚满十岁就接过了管家大权,把卓家府内管的仅仅有条,最后竟能让卓家大郎娶杨运的长女为妻,就这一件事,沈罗珏就觉得卓露绛有几分本事。
如果是之前的卓家,肯定没法和杨运结亲。
朝中之人的亲事,向来是利益结合,之前卓家嫌杨家底蕴低,非士族,不是门当户对。而杨运官职高,哪儿看得上一个礼部侍郎,吏部尚书的女儿,肯定可以高嫁,双方都看不上对方,最后亲事能成,可见卓露绛是说服了父兄与杨家结盟,而杨家也被卓家说服了。
借着杨家,卓家还能攀上朱家。
沈罗珏在脑海中把这几条姻亲线梳理一下,最后定在朱家身上。
果然,没让朱尚书令辞官是正确的,这不就有用到他的地方了嘛,沈罗珏一纸诏书让朱尚书令入宫,跟他说了下今次科举的事情。
沈罗珏就一个想法,科举顺利举行,说明考官们办的不错,她需要让天下学子都知道现在科举改制了,让朱尚书令选一个派出去到各地府学改制,将此消息传至天下。
朱尚书令能说什么?他肯定不能选杨运,毕竟是朱家姻亲,薛直也不能选,不管是于公于私,薛直都不合适,就薛直那张嘴,出去是改制的吗?那是去挑毛病的,出去一趟回来,指不定能多写多少弹劾折子呢。
“臣,斗胆向陛下举荐洪尚书,洪尚书向来细心,他出身定安,在学子中名望颇高,想来足以胜任此事。”朱尚书令也不和沈罗珏说虚的,沈罗珏会叫他过来商议,而不是让别的人来,就已经说明沈罗珏的心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