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罗珏想,当初废太子当年被废黜,受了那么大的罪,洪津作为太子太傅外加废太子的外祖父,都能坐得住,可见其心性。
而这洪江和洪津可是洪家两个顶梁柱的人物,洪江平日里不出名,光芒隐在洪津这个嫡出族长之后,可他能得到庄帝这个疑心病的信任,一路坐到中书令的位置,可见其人还是有点本事的。
动是不能动洪江的,沈罗珏还没想好谁能继任中书令一职,说实话,中书省中做的最好的是朱瑶彧的兄长朱善,可另一位中书令就是朱尚书令的弟子,真要是让朱善也上位,那中书省不就成朱家的了?
如果找不到合适的人选,还不如让现在的人在上面老实呆着呢。
只是洪隽,沈罗珏是一定要把他弄下去的,礼部尚书的位置很重要,时下人重礼教,礼部的地位还是挺高的,一些重大节日与活动,全要礼部来负责。
若是洪隽有异心,在安排活动的时候故意留点空子,沈罗珏就会被置身危险之中。
尤其二月后,各国使臣会陆续到达安宁,一来是献上朝贡,一来是参见新皇,这事儿妥妥的功劳,沈罗珏不会将功劳留给洪隽。
既然不能将洪隽坑下来,那就只好让他去别的地方呆着了。
沈罗珏朱笔在科举名单上划出一个名字来,“听雪,礼部侍郎之女,可是名为卓露绛?”
听雪仔细想了一下,才回复道:“回陛下,卓家二娘,确实名为露绛。”
“卓家在朝中势力,一年不如一年,她的兄长娶的哪家女儿?”
“回陛下,乃是吏部尚书长女。”
礼部侍郎的年纪已经不小了,和洪江比起来差不多,六十出头,在朝为官四十载,还没能当上一部尚书,被小他一辈的洪隽压在头上,可见卓家不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