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才人多口杂,是以未特意点明,那书箱之上的两个箱子便是。
容歆一听,赞道:杨先生心细如发,正该如此。
本就该如此,容女官过奖。
当时商船出海,太子还派一名擅长工笔的画师随船出行,为的便是更加了解西方各国。
不过那位画师,是个极为不羁之人,在返程途中与太子新出海的商船碰到,便又再次远行,并未回来。
容歆听太子说起时便极为期待,此时听说画册近在咫尺,越发心痒难耐,极想一观,却还得耐着性子款待杨镇。
两人席间没说什么,宴后,杨镇打开硕大的书箱,拿着书单为容歆一一说明都有什么书,然后又打开另外两个稍小的木箱。
容歆见其中一个全都是画筒,另一个箱子里依旧是书册,并未立即打开,而是问道:可有按照要求,每日清理船舱?
杨镇点头道:容女官放心,我等依照殿下吩咐,每日仔细打扫,也一直用雄黄等物驱虫。
容歆用手帕隔着,拿起一本书册,问道:这字迹,瞧着是杨先生的?
容女官好眼力。杨镇介绍道,这是途经各地的记录,按照殿下吩咐,每一日所见所闻,没有一件事落下。
容歆简单翻阅,确实极为详尽,便又道:辛苦杨先生了。
不敢当。
随后,容歆命人将礼物拿出来分发下去,又亲自送杨镇等人离开,而后才返回去查看那些东西。
除了屋内装书籍的木箱,院子里还放置着十几个大木箱,皆是从海外带回的物件儿,钦天监推算近几日皆晴朗无雨,容歆便任由它们暂且待在院中晒太阳,直奔大厅。
此时,后院里的浅缃听闻外人离开,便带东珠来到此处。
三人套上罩衫,带上面罩和手套,慢慢整理那些书籍画卷。
杨镇和画师所作,皆用汉字,而那些外国书籍,各国语言皆有,哪怕杨镇已经极尽可能将其中一小部分作翻译和标注,依旧教人一头雾水。
浅缃拿起其中一本,不解道:太子殿下和您寻这些天书来,真的有用处吗?
讲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道理,并非只用在战场上,无论这些书有无用处,也得咱们了解过后才能评判。
容歆对英语还有些记忆,比起浅缃她们,好歹不至于毫无头绪,此时望向浅缃手中的书,便见封面上的字母拼出来的名字,正是艾萨克·牛顿。
而浅缃一听,点头附和道:您说的有理,咱们大清是天朝上国,哪能叫那些红头发绿眼睛的人蒙骗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