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歆明白太子的意思, 是以车队到达京城之后,她清点过数目后, 没有放走护送的人, 而是将人全都聚在一处。

收货的宅子便是当初太子送容歆的宅子, 容歆命厨房给众人准备酒菜接风,等候时, 对众人温和道:诸位一出海便是两年多, 家中想必甚是思念, 我这接风洗尘宴属实有些不合时宜, 只是我出宫一趟不易,过后再寻诸位来说话,更耽误你们与家中团聚, 还请见谅。

众人纷纷道不会, 打头的一中年男人客气道:容女官言过,我等为太子殿下效命乃是福分,自然是有召必至,不会有半分怨言。

正是, 我等绝无怨言。

说得对。

非也。容歆抬手请众人落座, 道:诸位忠心于太子殿下, 殿下必然宽和以待,我备了礼,宴后一并带回去,聊表心意。

其实他们此行,太子给酬劳,他们自己也会带些东西买卖,各个都不少赚,但出海危机重重,能够平安顺利地回来,容歆还是要替太子表示一二。

众人推辞时,侍女走进来,福身行礼后,请示道:女官,宴席已备好。

容歆便命她带其他人下去,然后转向中年男人,笑道:杨先生,我得敬您几杯,此次全赖您辛苦。

容女官客气。

这位杨先生名为杨镇,父亲曾经任职于鸿胪寺,于科举一途并不天赋,屡试不中之时,太子发现其语言才能,收为己用。

容歆脑中过了一遍此人的生平,一边邀请人落座,一边笑道:此番回来,杨先生可以好生休息一段时日。

杨震闻言,问道:容女官,太子殿下没有其他吩咐吗?鄙人还想为殿下效命,无需休息。

您这样的才能,殿下自然要重用,不过不急于一时。

杨镇面上肉眼可见地放松下来,如此便好,不怕容女官笑话,鄙人并无他能,若非太子殿下看重,恐怕连家中老小都养活不起。

这便是他谦虚了,容歆微笑,无论什么时代,有才能的人总会比普通人更容易找到立足之地。

不过容歆能够理解他的言外之意,能够为太子效命,前途自然与旁处不同,不想撒手也是常事。

因而容歆笑道:太子殿下出京前确实有交代,杨先生只管安心与家人团聚些日子,免得日后忙起来,家中埋怨您。

还请容女官转达,鄙人愿为太子殿下鞠躬尽瘁。

侍女为两人倒酒,容歆端起其中一个杯子,杨镇连忙双手端起另一杯,与她碰杯时,杯子几乎低到杯腹下。

容歆上一次和男人对饮,也是为了太子殿下,不过那时候,对坐的是个器宇轩昂的年轻男人。

这酒,也比不得那时烈,清淡的像水一样。

容歆嘴角上扬,回神,闲聊似的随口道:杨先生,太子殿下要的图纸,我方才好似未曾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