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阿哥也背着小手走过来,一本正经地嘱咐道:我也是极心疼容姑姑的,你莫要为了不相干的人伤了胤祹的心。

这是个既别扭又温柔的孩子。

容歆眉眼含笑,应道:是,殿下,我省得了。

十二阿哥满意地点点头,继而有些好奇地问:容姑姑的父母亲人是在宫外吗?竟是从来未听人说过。

父母亲人

容歆已经很久没有见过他们了,父亲容大和母亲丁氏如今也已年迈,但容盛是个孝顺的,是以两人晚年应是享福的。

去年容盛的信里提到,母亲丁氏生了一场病,不要命,但苍老了许多;至于父亲容大,岁数上来,免不了有些陈年旧病折磨。

容盛说两人近些年念叨她的次数越来越多,还教容盛在信中小心地问她从遵化回去之后能不能见一面

其实容歆与他们也不过是生分而已,早年那些事情并非什么大的怨愤,是以她对于满足老人家迟来的愧疚和亲情并不十分抗拒。

而一直以来,他们皆在维持着一个家庭和睦的表象。

是以,容歆对十二阿哥的问话,回答地十分坦然:是在宫外,只是我长年在宫中,轻易见不得面。

十二阿哥顿时便泪汪汪道:我两年未能见到皇阿玛已是思念不已,姑姑这般久见不到家人,会不会不记得亲人的容貌了?

容歆闻言,与苏麻喇姑对视一眼,随后才答道:既是亲人,定然是不管分开多久,一见面便会心生亲近的。

十二阿哥一听,立即展开笑脸,那胤祹要好好读书,等皇阿玛来时便会发现胤祹十分勤奋。说罢便不再闲聊,回去拿起书,认真地背起来。

容歆和苏麻喇姑不打扰他,便出了书房。

苏麻喇姑叹了一声,道:如此,我便更不能教十二阿哥陪我待在孝陵了。

容歆颔首,劝道:您已在此处陪太皇太后两年,不若皇上谒陵后,便一同回去?

你还不准备回京?将你一人留下,我放心不下。

我本也准备和齐嬷嬷两人到此。容歆挽着苏麻喇姑的手臂,笑道,您不必念着我,咱们按照各自的步调走便是。

苏麻喇姑思索片刻,道:若非要照看十二阿哥和我,你也不必如此奔波,我随皇上回京便是。

我万万没有嫌弃您之意。

苏麻喇姑拍了拍容歆的手,我知道,你还要去村里,早些走,莫贪了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