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里就给它起名为‘噬硅体’吧。
而且,生物学家还发现一个规律,在参宿四收缩至最小、即将再度膨胀的时候,噬硅体‘消硅产铁’的效率会有所提升。
在第七轮迁徙时,粒子物理学家证实了一种粒子的存在,就是你在资料中提到的穿透性极强的中微子。
中微子被证实存在,也进一步完善了天文学家建造的恒星演化的模型。
通过观测之后,天文学家进一步确认,参宿四在收缩至最小、即将再度膨胀的时候,其核心的核反应最为剧烈,这时候,也是它释放中微子最多的时候。
在第九轮迁徙时,生物学家与粒子物理学家通过实验,证实了‘噬硅体’表现出的特性,与参宿四产生的中微子有关。
在第十四轮迁徙时,天体物理学家通过‘噬硅体’的生物核反应,找到了天文学家宇宙模型中暗物质存在的证据。
在第十五轮迁徙时,第一枚电火箭试射成功。
在第十六轮迁徙时,第一颗卫星顺利进入了同步轨道。
之后,还有许多‘第一’不断产生,对硅基人社会来说,正是这些意义重大的‘第一’,让他们一步步地接近着自己的目标——离开第一行星。
但随着恒星演化模型的完善,他们发现,离开第一行星还远远不够。
参宿四会以剧烈的方式终结一生。
他们,需要离开参宿四恒星系。
()
第159章 默片(5)
【以下,是水星石虫通过‘默片’自述的具体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