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页

心路迷宫 张永军 1906 字 2022-11-16

但是,一个人如果服下大量的安眠药,会有这么长的清醒时间来做这么多的事情吗?他会一板一眼地写好遗嘱,然后才去躺下休息吗?

恐怕不会!

陆晓君猛地摇了摇头,不知道为何,总是感觉不知道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这整个逻辑推理的过程,总是有一些说不过去的地方。

陆晓君站起身来,在书房中来回转了几圈。她把右手举起来,拍了拍自己的脸颊,强行把烦躁的情绪压了下去。

她用力做了几次深呼吸,然后又重新坐回到书桌边的座椅上。陆晓君把程路明的电脑打开,又一次打开了日志星软件。对于这款软件里面的内容,陆晓君在希望它能够带来思路上的启发之外,似乎还把它当成了她内心深处的安抚物——这些日志让她感觉到程路明好像就陪在自己的身边,给她带来难得的温暖和宁静。

她打开日志星软件的个人首页,程路明所写的几十篇日志的标题就这么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摆在她面前。每一篇日志标题的前边都有一个蓝色的卡通小星星,每个星星好像都在眨着眼睛,是那么神秘和顽皮——就好似过去上大学时程路明凝视她的眼神,总感觉会轻松地穿透她的内心。

忽然之间,陆晓君半靠在椅背上的背脊挺直了,眼神也一下子变得专注起来。

因为,她发现这些日志都有一个共同的规律。这种规律,既不是来自内容的异同,也不是源于写作风格的变化,它比这些都要简单得多——这几十篇日志,每一篇日志的写作时间都是在周五的晚上。

陆晓君很了解程路明的性格和习惯。他从上大学的时候起,做事就一直很有计划性,而且每个细节都安排得井井有条。这些日志写作时间上的规律,陆晓君在前几次进入日志星的时候并没有注意,因为当时她都急于阅读和了解每一篇日志的内容,这可真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了。

陆晓君之所以对这些日志的写作时间这么敏感,是因为她很清楚地知道——程路明去世的那天,也就是七月十五日,同样是个周五!

那是不是存在着这样一种可能,即七月十五日当天晚上,程路明也会按照自己的习惯,写下一篇日志呢?如果他当晚真的曾经写过日志,现在的电脑上肯定是没有的——这很容易理解,因为当时这台电脑是放在程路明单位办公室里的,当晚他并没有把电脑带回家。根据陆晓君的记忆,她在这几天反复翻阅和搜索程路明的手机时并没有发现日志星的a版本,所以当晚他没有通过手机上传日志到日志星软件。

那么,如果程路明在那天晚上像平时每个周五那样写下了一篇日志,他会存放在哪里呢?

程路明家里没有其他的电脑,也没有发现iad等电子设备。他如果要写日志的话,只可能在陆晓君手头的这部手机里操作。陆晓君打开了程路明的手机,再次在文档管理和备忘录等文本类软件中查看,却都没有发现所期待的内容。

陆晓君颇感烦恼地皱着眉头,双眼微闭,她身体前倾,用双臂半靠在书桌上,把手机放在一边。

过了几分钟,陆晓君坐直身体,重新拿过手机。这一次,她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打开了程路明手机上的电子邮箱客户端。根据提示,电子邮箱需要密码才能进入,她又输入了跟程路明电脑一样的密码——七九一二一二。果然,她顺利地进入了程路明的邮箱。然后,她用右手按了按自己的胸口,打开了电子邮箱的发件箱。

天哪,她要找的那篇日志,正以一封已发邮件的形式,躺在程路明电子邮箱的发件箱里,这也是程路明生前发出去的最后一封邮件——邮件的标题是“今天的简短日志”。从这封邮件收件人的名字来看,邮件应该是发给了路明自己的另外一个邮箱,邮件发出的时间是七月十五日晚上的十点二十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