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将相+番外 南华公子 1578 字 2024-03-15

若白并不与我们一桌,大约他也是知道我在他与明诚之之间的左右为难的,于是自己坐在了长亭尾部,饭菜也不曾用过多少,只是格外清淡的喝了两口汤。我觉得他是为了照顾明诚之面前的我从而尽可能的降低了自己的存在感,于是我愈发感激他了。

酒过三巡,桌上的气氛活络了起来,我不再是明诚之重点监视的对象,于是得了空,便拿起一壶酒到了若白处。

我站在他身后,从他这个角度看着,满目皆是荷叶,密密匝匝,毫无余白。我自忖若白是不喜欢这样拥挤喧闹的情形的,于是打算请他换个位置。

“诗九曲,词流觞,山河湖海共月光。”①

若白略一回头,执杯一让,浅浅笑了一声。

“原来公子有这般诗情画意。”

我自是难以招架这般笑意,于是赶紧灌了一口酒,对着若白谦虚道,“哪里哪里。”

“公子何必谦虚呢。大约此处星光月光,俱可化作薄暮浓云,花间水露,想必在眼在心,尽是美景。”若白垂首,自杯畔抿了一口,“这酒也是好酒,浓厚醇香,却又不肥不辣。敢问公子这酒可有名字?”

“这酒名为‘寒潭凝露’。”

我又灌了一口酒,只是脸颊渐渐染上的酡红已压不下去了。

真是要命,我想了许久该如何应对明诚之的夸赞,不想却在若白这里栽了跟头。

“这名字也是好名字。”若白眯了眯眼,往远看去,眼波似溯过半壁河山,落在了遥远的福州西岭村的酿酒人身上,“寒潭便是老林、峭壁、瀑布、清冽的山间水;凝露便是浓缩天地山河之精华,化作壶中一滴,杯中一口。公子,这一口,可真叫若白开了眼界啊。”

“这……”

我有些词穷。

福州确实是林多山多峭壁多水多,但为何我初酿初尝这“寒潭凝露”之时,就满脑子都只有“好喝”两个字?为何若白只不过寥寥数语描摹想象,便好似又带我回了一趟西岭村一般?

“其实这酒在西岭村格外寻常。”

我斟酌着词句,尽量使自己也显得文绉绉一些。

“只不过村里酿酒,把酒封好后都埋在涧中,此处无涧,便勉强埋在水下。”我举着杯解释,虽然我也不明白为何要对若白解释这些,但终归是想到了,此刻说着,或许又能引出另一个话题来,总不至于冷场,“涧水清冽湍急,不似这池水平淡无波,于是便又多一种口感了。可惜京师路远,西岭村的酒禁不得长途运送,否则是该尝尝西岭村地地道道的‘寒潭凝露’的。”

“此已是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