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在这些逆耳的批评声音里,听出该听到的东西,而一点愤懑的情绪没有,就充分证明赵一舟有本事,上边有时候用人,也是很准确的。
嗯,孺子可教。
刘万程不说话,从自己的文件包里,拿出一本红色塑料皮的本子,放到赵一舟面前。
那本子少说也有二三十年的样子了,里面的纸芯已经黑黄了,本子封皮上有伟人的书法题字:鞍钢宪法。
刘万程说:“这是江山机器厂搬走的时候,我从废弃的图书馆里找到的,伟人为鞍山钢铁厂制定的管理办法。它一直陪伴着我,为我解决了许多心中的难题。
其实,伟人强调的东西不多。一,干部参加劳动。二,工人参与管理。三,三结合的班子,来改革陈旧不合理的管理制度。
当年的鞍山钢铁厂,就是凭借着伟人的这个鞍钢宪法,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奇迹!那样的创造精神,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令我至今向往不已!
米国麻省理工学院一个叫罗伯特·托马斯的管理学教授评价说,这是一部全面质量管理和团队合作理论的巨著,是企业管理的精髓!
松下幸之助在被问到成功的经验的时候,曾经说过,我没有什么经验,我只是在企业里,忠实执行了鞍钢宪法。
七十年代,倭国的丰田管理方式,全面的质量管理和团队协作精神,实际上就是伟人所倡导充分发挥劳动者个人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的的鞍钢宪法精神。
倭国的管理方式之所以能受到西方资本主义企业的推崇,其价值就在于打破了斯密斯在“国富论”中阐述的企业传统的分工理论及福特主义对分工理论的运用,不再沿袭西方的所谓科学管理理论,看到了伟人鞍钢宪法的思想精髓!
我出身国企,深深地体会到,过去我们制定的许多制度,都包含着伟人的思想精髓,都是最先进的,最具有光辉思想的管理理论。可惜的是,我们的许多干部,忘记了伟人的教导,失去了做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本色,再也无法体会到伟人之所以伟大的根本精髓,不会用这些光辉思想了。
而这些光辉思想,仅仅被倭国一些人捡些牙祭,就可以成就一个强大的工业帝国!
赵总,我们都是在组织的人,可以说,都是伟人的追随者,却在这时候,忘记了自己真正的本职,丢下手里的伟人光辉思想,去捡拾西方资产阶级过时的东西,我觉得,我们应当反思,深深地反思才对。
我们是从什么时候,离开了无产阶级的队伍,被孤立的?我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向着无产阶级的对立面走去的?脱离了无产阶级这个大家庭,脱离了人民群众,我们如何才能保持自己的激情,还会有激情吗?”
这一夜,赵一舟几乎一夜没有入睡。刘万程绝对不是一个他过去认为的那样,不懂管理的幸运者。从他的话里,赵一舟能够听出来,刘万程对西方管理方面的书籍,读了不少,熟悉的很。他是不屑于完全用西方的管理模式,来管理自己的集团的。因为,他看到了更加高深的东西,看到了伟人的思想精髓。
是啊,伟人能力挽狂澜,救中国革命于危殆之时,以弱胜强,以小博大,最终建立一个崭新的国家,并让原来麻木不仁,不知国为何物的百姓,变为充满民族自豪的主人,其思想精髓,正是我们永远都不能丢弃的传家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