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页

她和萧寰,本质上何尝不也是这样的关系?

“文皇帝想当然。”虞嫣道,“他甚至没有尝试,怎么知道桃源只能存在于念想?”

“女史可曾想过,施氏为何要将玉司南留给文皇帝?切勿忘了,当年她以为玉司南只有这么一个,且失了这玉司南,她便过不来了。”

虞嫣哑然。

施婧这么做,意思很明显。文皇帝在这边的身份和家庭,是她难以接受的,两人在一起的唯一可能,就是像文皇帝说的那样,将他自己的责任全都完成,卸下了身上的重担。

但如果是那样,就意味着他要抛弃所有。

所以,施婧把选择权交给了文皇帝,让他有朝一日真的决定这么做了,再去找她。

《永明樵问》里,仙人的回答又浮起在脑海。

他说,人生于尘世,只要不曾超脱生死,便仍是尘世中人,遑论抛下?所谓那心驰神往之处,并非可让人忘尽忧愁,其引人之处,乃在于那是人妄想中的退路罢了。

而最终,文皇帝的选择,是将他和施婧的过往深埋心底。

正如陶渊明笔下的渔人,即便心中再是念想,也永远无法触碰桃源。

第360章 司南(下)

“陛下说起这些,想来并不只是为了与我探讨文皇帝与施女士的故事。”虞嫣沉默片刻,道,“如果有吩咐,还请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