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长公主是殿下的姑祖母,虽然难免宠溺,却不会纵容,只是当着面不好说罢了。至于圣上么,”杨氏看着赵茹,忽而话锋一转,“你可知我与你父亲,为何执意要你嫁给殿下?”
赵茹道:“母亲和父亲,觉得我与殿下门当户对。”
杨氏笑了一声。
“这自是其一,却并非最重要。”她缓缓道,“阿茹,依你看来,圣上会将皇位传给何人?”
赵茹看着杨氏,有些诧异。
电光石火之间,她想通了杨氏真正的打算。
“母亲是说,圣上有意将皇位传给殿下?”赵茹吃惊道,“可当下争位的,是陈王和梁王。”
杨氏摇摇头,道:“圣上若真有心传给他们之一,早就立太子了。可当下立储之事无声无息,却是为何?自是因为这两人,圣上其实都看不上,他真正喜欢的,是广陵王。否则,袁广又为何用尽手段,要将广陵王扳倒?”
赵茹没说话,心里飞速计较着这些事的前前后后,觉得的确有理。
“圣上既然有意立广陵王,难道会容许他娶一个微贱之人做皇后?”杨氏道,“你莫小看了京中的女眷,所有攀龙附凤之人,哪怕是已经得了名分,若融不入贵妇之中,无人能风光长久,何况是一个连名分都不曾得过的女史?
说罢,杨氏拉起赵茹的手,语重心长:“阿茹,赵氏和杨氏,都是不输袁氏和周氏的大族,又有大长公主的关系,本该风头无两才是。可如今,两家却远不及袁氏和周氏势大,是为何?乃是因为对皇家而言,再忠心的大臣也是外人,唯有利害真正捆绑相连者,才是自己人。故而如滕氏、袁氏、周氏,他们掌权之后,做派皆一言难尽,先帝和今上却总是一再忍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