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页

余谓对皇帝说,他夜观星象,发现星辰异变,其对应的方位,正在陇南。

“臣父临终前曾作《千字谶》,其中有一句,曰‘紫微七子,朱雀成双,琴瑟和鸣,国寿永昌’。”余谓道,“不知陛下可还记得。”

皇帝听着,捋着胡须,思忖片刻,道:“确颇觉耳熟。”

余谓道:“当年长沙王世子和严女君在陛下面前认义亲时,汝南侯曾在陛下面前引用过。”

经他提醒,皇帝想起来。当年,正是汝南侯韦襄引用了余峙留下的这句谶言,将皇帝说服,让长沙王世子和严祺的女儿严漪如认了义亲。

余谓禀道:“陛下明鉴。先父确实曾有此言,却是被汝南侯强行误解,以致今日祸事。”

皇帝听得这话,颇有兴趣:“怎讲。”

余谓道:“当年汝南侯说,陛下如今共有皇子公主共计七人,正合‘紫微七子’。此言,自在道理之中。可他说‘朱雀’应在了长沙王,长沙王当有二子,须得认一个义亲,与长沙王世子成双,这却是无知之言,荒诞不经。长沙王一介藩王,怎可与帝王相提并论,同在一句谶言之中?先父一世钻研天象,所谓朱雀成双,乃指的是朱雀七宿的井宿及鬼宿。陛下,井宿为天之南门,主水事;鬼宿乃朱雀头眼,乃天庙。此二宿无恙,则可佐社稷安稳。陇南天灾之时,臣观星象,竟是这二宿有了变动。陇南祖庙在暴雨之中受损,应的正是此兆。”

皇帝看着他,神色喜怒不辨。

当年之事,他自是记得。

认严漪如作义女,是长沙王提的。而韦襄搬出余峙的谶言,侃侃而谈,劝皇帝成全。

这些人的心思,皇帝何尝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