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兰坊的生意算是站住了脚,可漪如却来了麻烦。
将近年节,一封信自南阳而来。这信是严祺写的,不长,内容也颇是明了。
催漪如回家。
理由有二。
第一件,在严祺的努力之下,终于为漪如觅得了一桩门当户对的婚事,要漪如回去商议。
第二件,仍是在严祺的努力之下,严楷被国子监看中,要到国子监里继续上学。
无论婚事还是国子监,都在京城里。故而严祺打算开春之后,全家回到京城的宅子里小住些时日。
看完信之后,无论容昉夫妇还是漪如,都惊诧不已。
不同的是,容昉和林氏喜笑颜开,漪如却毫无笑意,瞪着那信上的字,仿佛不敢相信。
“竟是有人家了?”林氏拉着漪如的手,道,“阿弥陀佛,怪不得早上起来那柿子树上有两只喜鹊叫,果然是喜柿喜柿,双喜临门。”
第二百一十九章 传书(上)
容昉看了看漪如,只见她拿着信,脸上一点喜色也没有。
他轻咳一声,道:“阿楷也是争气,那国子监可不好进。”
林氏欣慰地颔首,却问道:“阿楷不是中了秀才?去年文吉和静娴回京去,还想活动活动,打算让他出仕。”
“文吉是心比天高。京城那样的地方,十几岁的孩子,就算得了秀才,到哪里也是要从小吏做起,岂有马上能当官的道理。”容昉道,“我后来在信中劝他,说与其寻那出仕之路,还不如送他去国子监。以高陵侯的面子,当是不难,出来之后,前途也比寻常人好得多。将来再考些好的功名,在京中出仕便是水到渠成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