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两位都是帮助过而且还在关心自己的长辈,虽然礼物谈不上多么贵重,但心意还是要表达的。

两人都很高兴,还特意为他找了一个多年前毕业的师兄,作为加入国家电影导演协会的介绍人。

电影导演协会已经成立20多年了,目前共有超过300名导演,几乎网罗了国内全部有点作品基础的导演,无论新旧,还是老的或者年轻的。不夸张地说,这个协会基本就可以代表国内的电影导演圈了。

很显然,只要在国内电影圈混的,早晚都得加入。

当然,加入协会也是有门槛的,比如专业职称或者奖项方面至少要有一项达标。

王奈杰虽然年轻,但是已经拿到了戛纳电影节的奖项,完全符合入会要求,其实不需要介绍人,也可以自行申请。

可国内就是人情社会,有人带和没人带总会有些微妙的差别。别的不提,有介绍人,流程方面都要清楚不少,等待时间大概也无需那么长,所以王奈杰并没有拒绝郭文和李东生的好意。

跟这位叫靳军的师兄聊了一上午,打听清楚协会的具体情况之后,自觉领了人情的王奈杰好说歹说,拉着请他吃了顿饭。

坐在饭店的包厢里边,两人还喝了点小酒。

这位师兄今年35岁,名字跟禁军同音,听起来很有杀气,然而本人却生得白白净净,留着个寸头,看起来颇为憨厚老实。

传说中的西北人都是酒中豪杰,他却是个另类,估计酒量还不如王奈杰,几小杯酒下肚已经开始脸红。

“师兄,你看我们也算是熟悉了,你一直王导王导的太见外,要是拿我当自己人,就叫师弟,或者名字也行!”王奈杰跟他碰碰杯。

打从见面开始,靳军和他说话就很客气,一直坚持要叫“王导”,让他觉得非常别扭。好歹也是早毕业十多年的前辈师兄,导演协会都加入好几年了。

其实靳军是正儿八经的京影本部毕业,而王奈杰自己是创意媒体学院的,说是师兄弟有点勉强。不过谁让他拍电影的成绩好,走到哪儿别人都看得起。

“行吧!师弟,其实说句交浅言深的话,你可别笑话。”靳军抿了一口酒。“我看到你,就有种既羡慕、又惭愧的感觉,甚至还有点小自卑。”

“别这么说,我还有很多要向师兄你学习的地方。”王奈杰赶紧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