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泥墩病得起不来身,只能派何六斤去城里传话。
中午休息过后,村里人又聚到井台那里接着干活。
井壁上有当初砌井时候留下的脚蹬。下井的人头上戴着藤条编的帽子,腰上系上麻绳,穿着草鞋一步步顺着脚蹬踩下去。
为了到井下活动方便,不能崔衣,只能穿单衣。这也是为什么何六斤不愿意下井的原因。大冬天的穿着单薄的衣服,看着都冷。
实际是不冷的。不仅不冷,还热呢。撑着湿滑的井壁,既要防止掉到水里,还得顾着往木潲里舀黄泥汤。又累又紧张,直冒汗。
架好的竹筒源源不断的往井底吹新鲜空气。这个活不用大人干,小孩子们争先恐后的争夺控制风箱的权利。
人下去的过程中,要带着手电筒,仔细检查一遍有没有石头松动了。
上头的人要不停的跟下头的人说话。防止下面的人在底下发生什么意外。
水井是露天的,没有盖子。下面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都有。最多的,是人们打水的时候打破的瓦罐子。
“哈哈哈,你家二柱子的鞋子,捞上来了。”
“我说我们家的缸盖子怎么找不着了,原来刮井里去了,哇咔咔咔。”
每拎上来一桶泥浆,都会有类似的声音。
换了三个人下去之后,终于把井彻底刮干净了。
待井水泉几天之后,水位上来了,村民就能吃上井水了。
因为大家众志成城齐心合力,活干的很顺利。没等到天黑就干完了。
何小东站在井台上:“今天大家辛苦了,回去好好休息!明天继续一鼓作气,把东山那口井也掏出来。大家从家里拿来的东西,都赶紧认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