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2页

还要争取多安排一些应届中专、大专毕业生。”

“‘全力职中’给的待遇高于普通高中,办学条件优于绝大多数省重点高中,这事儿好办!”

何有为感慨道:“幸好你爸爸有魄力,‘全力职中’基建工程一步到位,要不然哪有可能这么扩张。”

许慕光道:“照这个样子发展,明年‘全力职中’就满负荷喽!我认为还应该投入二期工程。”

“你说得很对,‘全力职中’必须与时俱进,要对应社会需要培养技术工,可以开的课程多着呢。

今年就要增加锻工班、车工班、挖土机操作班,还要增加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等等建筑八大员班。”

“是啊!入学不到一年就能够形成半工半读,这种教学模式太好了,不仅仅增加了劳动力,减轻了学生家庭的经济压力,还充分做到了学以致用。”

“这完全得益于我们市大企业多,不缺工作岗位,其他县市可学不来。”

“这就是你经常说的良性循环啊!哈哈……”

八十年代的学校都是国家贴钱无一例外,但是向重点高校倾斜,职业培训这方面做得不好。

三水市有了“全力职中”横空出世,将要改变太多农村初中生的人生轨迹,使他们由出卖劳动力的低端打工仔转变成技术工人。

几千人的规模呢!其中肯定会有出类拔萃的,以后成长为高级技术人才也未可知。

至于是最后能不能收得到用人单位补交的学费,黄瀚根本不考虑。

有钱了还应该花钱做慈善呢!

不管做什么慈善也没有捐资办学来得更加直接,更加有意义。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就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