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5页

当然了庄建业可以不讲武德去其他单位高薪挖人,但那样一来不少重点型号可能就要趴窝,没办法,实在是这样的人才已经稀缺到一个萝卜一个坑,到了动弹一下,就会让国之重器受损的地步。

国内尚且如此,刚刚缓口气的俄国就跟不用说了,撑起现如今俄国航空航天的这批人个顶个都是苏联时代留下的,年纪最小的也将近60了,偶尔能看到个40几岁的那都是年轻人,至于二、三十岁的后辈几乎没有。

这种状态下,俄国能维持住现有的盘子不崩就已经谢天谢地了,还搞什么商业航天?设备啥的先不说,连人都没有怎么搞?

欧洲同样如此,甚至还不如俄国,同样没啥竞争力。

国内在这方面潜力是有的,毕竟人口基数摆在那儿呢,但在氛围上就有些差强人意了,正因为如此,罗罗公司来国内设厂,对中国腾飞来说可谓是天大的好事。

最起码在人才的争夺上,中国腾飞不用像以前那样束手束脚了。

毕竟之前的竞争对象都是那些体制内单位,中国腾飞哪怕是想提高工资,也会遭到这些单位的反对,以至于不得不执行了多年的所谓工资指导价,最多不能超过业内其他友商平均工资的15。

庄建业从根本上来说不想实行,但现实的情况是不实行根本不行,因为一旦把人都吸引过来,其他单位就可能直接垮掉,那国家交付的型号任务就有可能陷入困境。

没办法,这就是一种全局和局部的眼界问题了,在这方面庄建业不得不把握好一个度。

可如果罗罗公司进来,那就不一样了,外资企业啥时候见过武德?

啥体制内,体制外,老子就要最好的,不服?谁t在乎!

如此中国腾飞就可以名正言顺的给航空发动机相关领域的人员提高福利待遇了,而与罗罗这么一争,就跟几个互联网大厂对程序员的高价争夺一样,福利待遇立马就能翻翻儿。

福利待遇上来,又有极强的旺盛需求,家长和学生们看了会是什么感想?必然是削减了脑袋往里面钻,即便是社会上的人员,估计都会捧起航空航天概论疯狂学习,因为谁都知道只要进了这门,距离财富自由,人生巅峰就不远了。

既能解决眼下航空发动机产能不足,又能促进长远的人才队伍建设,庄建业对罗罗设厂可谓是一百个赞同。

不但很快跟罗罗方面达成了合作协议,承诺未来将有至少三分之一的fb-220系列客机将使用罗罗在国内生产的v2500系列航空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