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问题是抛开这些金钱上的因素,中国腾飞的确是国内技术转化做得最好,同时也是产品技术迭代最快的企业。
就拿中国腾飞被诸多友商羡慕嫉妒恨的航发领域来说吧,国内那么多家航发厂和配套厂都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航发谱系,中国腾飞却用了短短二十年的时间,从无到有硬生生做出了包含大、中、小三个方向;涡桨、涡轴、涡喷、涡扇四大品类共计23个型号的wd系列航空发动,并以此为基础发展出极具竞争优势的燃气轮机。
尤其是近些年,中国腾飞在国内航发和燃气轮机的地位愈发超然,隐隐成为行业一哥,之所以如此原因很简单,中国腾飞的航发产品的迭代和性能提升做得非常的到位,往往一种新材料问世,立马就在整个谱系的航发产品中铺开,随即升级版的新航发便横空出世,性能提升的同时产品线并没有打得变化,无需做推到重来的额外投入便可继续靠着原有的产品线各种的捞钱。
这样合起伙来做集团式的冲击那些单打独斗的航发厂根本就没法抵挡。
因为这种高效的技术转化和应用可不是随便那家友商能学的来的,在航发业务上是这样,中国腾飞在其他业务同样如此,既然反导反卫星能用毫米波的合成孔径雷达定位茫茫太空中的来袭弹头,那反舰弹道导弹的再入弹头为什么不能有样学样,将这套合成孔径雷达装入其中在茫茫大海上定位大型水面目标呢?
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航天、航空旋转门
有了想法便付诸实施,这是中国腾飞历来讲究的创新原则,于是反舰弹道导弹项目组便将毫米波合成孔径雷达技术作为再入攻击弹头的一项重要的精确制导方案开始进行深入研究。
当然,刚开始不能直接在反舰弹道导弹的再入弹头上进行论证,一来成本太高,其次便是这类弹载毫米波合成孔径雷达在国内属于首创,有着诸多不成熟的地方,如果贸然上弹很有可能遭遇失败。
因此中国腾飞并没有急于将这项技术投入到反舰道导弹当中,而是利用自己的ty-2无人机平台改装了的一架合成孔径雷达侦察机,以便验证毫米波合成孔径雷达的传输效率和稳定性,从而确定相关的制导体制。
以此为基础,中国腾飞得出了一套利用毫米波合成孔径雷达独有的精确成像功能,辅以图像匹配技术,实现精确打击的方案。
随即将这套方案应用到dzb-1500巡航导弹上,取代原本的红外成像的图像匹配技术,再加上加装新一代激光陀螺仪模组的惯性导航,令dzb-1500巡航导弹由原本的25米的精度,提升到25米。
如果辅以无人机的数据链的修整和中继制导的话,改进后的dzb-1500巡航导弹的精度更是会提升到惊人的08米。
妥妥的一款点穴高手,绝对的指哪打哪儿。
问题是改进后的dzb-1500巡航导弹可不单单是提升了打击精度,更重要的是具备了全天候作战能力,要知道之前的dzb-1500巡航导弹因为采用红外成像的图像匹配技术,天气晴好的情况下到还说。
一旦遇到风霜雨雪等糟糕天气就失去了准头,别说25米的精度,可能250米的精度都保证不了,这也是为什么dzb-1500巡航导弹研制定型并得到总部专家验收通过后,部队只采购了区区120枚,就没有后续了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