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这些实实在在的好处相比,谁牵头、谁当老大、那都不是个事儿,只要能把这些里子一样不差的拿下,面不面子的,那都不事儿!
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歼-8e的核心工艺
更何况,总部在多用途战斗机招标意向书上明确表示,要以成熟的老型号为基础进行改进,以便部队降低维护成本的同时,能够快速形成作战能力。
东北航空集团好不容易拿下的歼-8改进项目,换成了歼教-7ax,这不是生生的跟总部讲,我们就是把你们的话当耳边风了,有些事做可以,说出来就不太好了,最起码总部的面子还是要照顾的。
所以,以歼-82战斗机的机体为基础,换个机翼、进气道和综合航电系统也就行了,毕竟只是个过渡型作战飞机,未来很有可能成为专职出口的外贸机型,不能要求太苛刻。
若是搞复杂了,无法实现迅速量产和快速列装,一拖数年的话,届时十号工程可就完成定型,应用俄国进口零部件组装的苏-27也完全铺开。
歼-8e这个所谓过渡型的作战飞机,还没等过渡就被这两个高低搭配的轻重组合给直接按在地上摩擦。
因此歼-8e无论是歼-82战斗机的改进型也好,歼教-7ax的另类重生也罢,最关键的要义就是瞄准国内二代机与三代机更新换代的空窗期,高效而又快速的插上一脚,赚上一波。
于是就要求这款机型从里到外必须使用成熟技术,如此才能快速定型,迅速量产,批量装备,把空窗期塞得满满当当。
就不必说了dsi进气道、边条翼加后掠翼的翼型结构以及综合航电系统等等一系列子系统,腾飞集团可是在歼教-7ax上深耕数年,并且在真龙验证机上进行了反复验证。
至于工艺和生产,腾飞系更是早就预备了数套方案。
不说别的,发动机之所以采用wd-58v,而不是选择更先进的wd-60系列,说白了就是因为wd-58v更加成熟,大规模量产难度不大。
推力更大的wd-62v的确是很好,然而采用25代核心机的这款航空发动机,虽然生产上没问题,但因为技术要求高,导致生产周期非常长不说,产能还严重不足。
而wd-58v则是一款典型的中等推力发动机,推重比75可谓是中规中矩,核心机采用的是成熟度较高的2代核心机。
虽然性能上不是很突出,但胜在生产周期短,生产成本低,能够快速投入生产,并且自主可控。
当然在整体成熟的基础上歼-8e多用途战斗机,也不是没有全新的技术应用,就比如说金属增材制造技术,歼-8e战斗机机体的主结构框架就是采用中国腾飞研发的nb-985s金属3d打印机生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