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8页

腾飞集团就没这么轴了,当然更重要的是当时的腾飞集团也没法子轴,毕竟自己还得吃饱肚子呢,于是落选之后果断的联系另外两家入选的大佬,问他们要不要做配套。

成功厂自不必说,这么多年的老基友了,二话不说就点头答应。

东北航空刚开始没有明确表态,而是派遣一个庞大的考察团来到腾飞集团,一番细致的查访之后,居然向腾飞集团抛出了合作研制歼-82的橄榄枝。

这个提议着实是把腾飞集团上下给惊到了,要知道两架打生打死可有好些年了,腾飞集团能给东北航空提供些原材料和设备就已经很不错了,参与联合研制想都别想。

别说是东北航空,就是成功集团的超-7项目,腾飞集团基础设计参与的也不多,撑破老天就是生产些对工艺要求高的零部件儿罢了。

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超级赛亚人似的合体

这也是没办法,谁让腾飞集团崛起的太快,太猛,而手上的歼教-7ax和真龙系列验证机又不计代价的坚持多年,外人或许只是看到腾飞集团在拼命的亏钱,然而业内人士却很清楚,只要腾飞集团能够咬着牙熬过这个时段,将几个机型的技术积累达到成熟,最终将收获难以想象的巨大利益。

不说别的,成功集团就是最典型的例子,若不是早年坚持不懈的在歼-7上持续发力,并且深挖歼-9的技术潜能,怎么可能在十号工程上开花结果。

所以包括成功集团在内,国内众多的航空制造企业对腾飞集团的态度就很明确了,高难度制造跟腾飞集团该合作合作,但涉及到飞行器,尤其是战斗机的基础研发,对不起,我们自己可以,您腾飞集团还是哪凉快哪呆着去。

当然这么做也就是能阻挡腾飞集团进军军用战斗机一时,不可能拦人家一辈子,国内的航空制造企业当然也清楚这一点,问题是这些企业的负责人又不是干一辈子,一两个任期就走人了,只要能在自己当政期间压住腾飞集团,之后即便洪水滔天又跟他们有什么关系?

有和成功集团这样无奈的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自然就有全心全意拥抱腾飞集团的,就比如说西北航空制造厂,就把旗下fbc-1和轰6两大支柱军机完全开放给腾飞集团,收获自然是杠杠的。

毕竟腾飞集团的航空器基础研发并不弱,其他不说,在棉花这个地方除了腾飞集团的航发制造厂闻名业界之外,哪里的风洞设施同样也是首屈一指的存在,而其中近些年的新项目不少都是腾飞集团参与投资建设的,以此为契机腾飞集团积累了大量的飞行器试验数据。

不然腾飞集团的jsnb系列航空航天工业设计系统怎么可能每隔三年就会更新新版本,没有强有力的基础研究作支撑怎么可能!

然而这一切与东北航空集团似乎都搭不上边儿,没办法,作为国内航空工业的发源地和老大哥,东北航空集团的产业配套完善的令人发指,人家完全可以关起门来自己搞。

所以这些年来东北航空集团和成功集团和腾飞集团为核心的航空产业联盟竞争的是相当激烈。

哪怕是偶尔双方会在上级的协调下,在某些领域进行有限度的合作,却也没改变双方剑拔弩张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