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9页

正因为如此,舟桥旅领导开口就要五架,其他部队领导那里肯干,一线作战部队还没怎么滴呢,作为支援力量的工程兵就想要五架直-8普拉丝儿,怎么可能。

于是一位炮兵部队的领导当即就不干了,很不客气的开口就怼了过去:“工程兵部队还是先等等吧,因为依我看,最应该装备的应该是我们炮兵部队,直-8普拉丝儿货仓承载能力是82吨,外部吊装是10吨,复合装载吊装重量是93吨,刚好就是我们一个66式152加榴炮炮班的全部体量。

57吨的炮,13吨的弹药,以及9各全副武装的炮班成员,说句不好听,想当初半吊子直-15搭载86式122榴弹炮炮班做炮兵空中机动试验我就持保留意见,一来是直-15不够成熟;这第二,也是最关键的86式的威力太小,口径才122,顶了天也就是个师属火炮。

可66式152加榴炮呢?那可是货真价实的集团军直属重炮,这是要能跟直-8普拉丝儿相结合,那炮兵的战斗力直接就飞起了。”

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炮兵航空化

这位炮兵部队的领导是越说越兴奋,以至于连“飞起了~~”这样的话都说了出来。

也难怪这位部队领导会如此这般,实在是直-8s这类重型直升机对炮兵战斗力的提升是显而易见的。

炮兵,尤其是冷战后的现代化炮兵,在保持强大火力外,更加注重的是机动性。

一来是机械化部队的快速突进需要炮兵能够跟得上机械化部队的进攻节奏,随时提供火力支援;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便是反炮兵雷达等一些列先进电子装备的介入,大大提升了反炮兵火力的反应能力,导致炮兵部队很难在一处阵地停留过长时间。

如此情况下,都需要炮兵具备极强的机动性。

为此以前苏联为首的一部分国家大力推进炮兵的机械化发展,发展出一系列能够伴随机械化部队前进,且具备快速反应能力的自行火炮系统。

在此过程中,笨重的牵引式火炮,则交给战斗力较弱的二线部队或者是动员部队,作为精锐的机械化部队的补充或支援所用。

从原苏联研制2a65式152加榴炮便能看得出来。

这款号称苏联时代性能最出色的集团军级火炮系统,实际上在前苏联的军备框架中不过是2s19型自行榴弹炮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因为如此,它的牵引火炮更多的是执行性能测验、弹药试射以及一般的装备评估,剩下的便是出口叙利亚、伊拉克赚点儿外汇。

说白了不过是刷经验和恰饭的物事儿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