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那几个航空巨头自不必说,f-117都已经满天飞了,b-2都开始神出鬼没了,f-22都快服役了,就连yf-35也已经有了原型机了,无论是家底还是经验都是妥妥的傲视群雄,独领风骚。
正因为如此,这种利用进气道保形油箱改机体弹舱的事情,在这些美国航空巨头眼里根本就是个小玩意,根本就不是能不能做的问题,而是想不想做的事情。
若是苏联还活着的话,估计还能跟美国的航空巨头们掰掰手腕,毕竟苏联那些个航空设计局也不是白给的,问题是现如今集成苏联大部分遗产的俄国首要任务是解决饿肚子问题,其次才是怎么发展。
如此一来,别说下一代作战飞机了,就是能保住苏联时代定型的几款机型就已经谢天谢地了,毕竟对苏-27系列飞机来说,内部“升级潜力”还很大,用三年,修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如此操作对达瓦里氏同志还是很哈拉少的。
俄国因为经济问题半死不活的吃着老本,欧洲则是拿着一手好牌各种作死。
本来欧洲几大c弄出台风、阵风等先进三代机,趁热打铁上马下一代作战飞机正当其时,毕竟欧洲人对防卫自主一直耿耿于怀,拼了半个世纪,才算在几个“风”的加持下,完成了对航空力量自主化的整合,正当乘胜追击,说不定在下一代作战飞机上能与美国人并驾齐驱。
结果欧洲传统的嘴炮艺能又开始发作,极大c是各说各有理,各讲各的道,掰扯半天,也没掰扯出一个所以然来,于是欧洲人准备来个长期掰扯,弄个三、五、七年的也不打紧,毕竟是下一代战斗机除了美国也只有他们欧洲有这种能力去研发,剩下有一个算一个全是一米以下的小朋友,所以晚点儿也不打紧,根本就没人能追上来有啥好担心的。
结果欧洲人不担心,美国人却担心了。
要知道欧洲的几个“风”可是在军火、北约统一指挥、国际贸易、地缘影响力乃至信用货币等诸多领域对美国发起了挑战。
不说别的,德国主导的“台风”战斗机,向沙特出售的解算货币用的可不是美元,而是明年正式流通的欧元。
此举不但损害了美国军火商的利益,更是直接挑战了美国金融资本的利益。
当然,伤害最大的还是堪称美国制造业支柱的航空巨头们。
而且这些美国航空巨头们越看这几个“风”的行事风格,越像当年的空客a300半路截胡美国民用客机市场的套路。
当年碍于冷战共同对抗苏联,加上美国国内波音、麦道、北美、洛克希德等巨头诸侯林立,相互攻伐,这才给了空客可乘之机。
而如今随着冷战结束,美国航空巨头同样顺势而为,开始了内部整合,波音兼并了麦道;洛克希德与马丁爱丽塔合并,从而组成波音和洛马两大超级航空航天复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