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飞集团作为先进的材料,部分大型部件以及专业设备的供应商,在十号工程以及已经开始筹备的下一代作战飞机的研制过程中都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分担一部分下一代战机分系统的研制和验证,无论是总部还是承担下一代作战飞机的研制工作组都是乐见其成的。
再不济也能帮着分担一些高昂的研发费用不是,毕竟腾飞集团在国内航空工业圈儿是鼎鼎大名的土豪企业,在技术上砸钱从来不皱眉头,这样的企业要搞有利于下一代战机的技术验证,试问谁会不支持?
于是总部直接划拨专门预算,将一半的研发费用给担下来,剩下的一半儿当然是腾飞集团自掏腰包。
这要是放在其他企业身上,估计直接就能哭,真刀真枪的实机验证项目,可不是吹吹风洞,算算数学模型那么简单。
而是需要生产真正的试验验证机,整个流程与研制新型号没啥区别,这也就罢了,关键是这些飞机注定无法投入使用,因为他们天生为试验验证而生,是为航空技术进步献身。
因此,这类项目又是只花钱无回报的义务劳动。
钱大把的花不说,还得不到好处,本身干的人就少,结果上级还只负担一半的经费,剩下的企业承担,那可是造飞机呀,哪怕只承担一半也不是个小数,随随便便几个亿都是等闲。
1997年的几个亿绝对是天文数字,真的没几家能承受的起。
结果庄建业不但接下来了,而且还跟得了什么宝似的,高兴的不得了。
是庄建业不懂这种技术验证机费力不讨好的套路嘛?
插上毛就能成精的庄建业比谁都明白,但也正因为如此,庄建业才会不遗余力的向里面砸钱。
原因很简单,技术验证机是吃力不讨好,但通过技术验证机沉淀下来的技术却能成为腾飞集团在航空产业领域攻城略地的王牌,甚至是关键。
因为庄建业早就对静不稳定技术觊觎良久了。
没办法,这种相对于静稳定技术的新式航空力矩全新设计概念,不但可以增加航空器的机动性,最关键的还是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空气升力从而降低航空器自身的结构总量,增加自身的载荷和航程。
前者适用于战斗机和高机动战术导弹;而后者则对运输机、民航客机以及巡航导弹有着极为重要的革新意义。
当然,除了这些常规的航空器外,庄建业更在意的是静不稳定技术在高超音速飞行器上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