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3页

可惜的是niin007s-800电子扫描相控阵雷达虽好,尺寸却太大了,光相控阵雷达天线的直径就超过了一米,歼82机鼻整流罩的直径也不过900,根本就装不进去。

眼见这个情况,不是没有专家提出对niin007s-800电子扫描相控阵雷进行适当的适应性改装,比如缩减天线尺寸,更换核心的数据处理器等等。

抱着这个想法,国内相关单位开始对俄国人的雷达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这一研究可不得了,国内的相关专家彻底的被俄国人简单粗暴的做法给惊呆了。

除了雷达天线能稍微做些形状上的改动外,其余的处理器、电源、散热全都跟八爪鱼一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杂乱无章的搅合在一起。

这也就罢了,大不了重新整理,好好归类,看看那个部分可以更换或是改进,在着手处理。

哪成想俄国人的设计师似乎就没准备给升级留后路,不但内部杂乱,集成电路的设计同样让人都有发疯的冲动,该集成的就要分开,该分开的偏偏集成在一起,这导致国内的专家就算想改进也无从下手,除非把内部的部件全都拆喽,重新研制一款新雷达才能勉强达到方案要求。

直到此时,国内部队领导和相关专家才清醒的认识到这款雷达和其应用的平台米格-31一样,都是前苏联为了单一任务专门打造的独门装备。

从设计到研发只专注截击这一个目的,其余的根本不在思考范围内,这就导致米格-31从上到下尽显高贵的同时,又展现出与时代渐行渐远的孤独与挫败。

要知道现如今攻防兼备已经是空军力量发展的主流,多用途作战飞机越来越成为各国追捧的对象,而预警机的出现和普及更是让空军的作战方式和理念发生急剧颠覆性的变化。

与之相比,单纯强调截击能力的米格-31显然有些落伍了。

正因为如此,俄国人哪怕把米格-31夸出花来,部队也没有入手试试的意思,如今看到其配备的niin007s-800电子扫描相控阵雷达同样是一锤子买卖,没有半点儿提升的潜质,空军总部的这个想法就跟坚定了。

但坚定归坚定,剩下的四套雷达该怎么办?总不能就这么浪费了,那钱不是白花了。

正巧近些年海军利用改进型安-26弄出的几款支援类飞机效果还不错,空军说不眼热那是假的,问题是海军的作战环境和作战地域要比空军简单得多,空军不可能完全照搬海军的配套装备。

毕竟海上的情况与陆上甚至是西部高原相差太大,以至于同一种雷达在海上可能性能不错,拿到高原上就可能受到强烈的杂波干扰,这也是为什么空军这些年看着海军的支援飞机各种羡慕嫉妒,却迟迟没入手的根本原因。

现在有了四套米格-31同款的相控阵雷达,空军是不是也可以跟海军一样弄一款雷达警戒机提升提升自身的实力呢?

这一来不至于让四套雷达浪费;其次,也是最重要的,niin007s-800电子扫描相控阵雷达本身就是前苏联为了保卫辽阔的领空而研制的,完全满足空军国土防空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