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5页

这也是为什么当初仙童公司准备引进类似设备,最后无奈放弃,转头搞了个价格高出三倍的电子束设备的原因所在。

没办法,别人有,你没有,客户还以为你们生产技术落后,就更不会给你订单了。

可这么一来,便促使美国国内的航空航天零配件价格是驴打滚的往上飙,最终搞得想要压缩成本的洛克希德公司不得不转头向外寻求最优解决方案。

而应用超声振动加工技术的各类加工设备便是控制航天产品成本中为数不多的办法之一,毕竟机械加工设备的成本比之高大上的激光、电子束等要低得多得多,即便增加了超声振动加工技术,充其量也不过是激光、电子束等高精尖设备的一半儿。

但其做出来的东西却并不比激光、电子束等高精尖设备,甚至在碳纤维复合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加工上还有其他设备不具备的优势。

所以庄建业说他要把卫星的成本给打下来并不是一句空话,而是真的能够实现的真知灼见。

不过默林茨此刻关心并不是这些,而是看着眼前那些眼花缭乱的dl系列航天专业设备,鼻息咻咻的涨息不停,一张不满雀斑的大胖脸更是如同煮熟的螃蟹一般,潮红一片,不是激动的,而是被眼前诸多应用超声振动加工技术的设备给刺激的。

以至于心里不住的狂吼,发出循环往复的灵魂三问:“这里是中国吗?腾飞集团在专用航天设备的造诣已经恐怖如斯了吗?额……我是不是在做梦,在家里的客厅梦游……”

第七百九十九章 对不起,不卖!

也难怪默林茨会如此这般,实在是在他记忆里中国……不,应该说是整个亚洲都是落后的,哪怕是号称科技遥遥领先的日本同样不行。

原因很简单,日本在消费类产品上的确很优秀,但在一颗螺丝钉都要高精尖的航空航天领域,日本的局限性便凸显出来了。

能够将家电行销全球的日本,居然造不好一架飞机。

至于被日本人吹上天的h-2运载火箭,在默林茨看来更像是个笑话,无他,上面诸多零部件应用的都是美国的技术,或是美国专利授权日本企业生产。

不可否认,在这个过程中日本掌握了不少东西,问题是掌握了也没啥用,源头被美国掐的死死的,毕竟运载火箭技术稍加转化就是远程弹道导弹,美国人怎么可能让一个占领国有这种东西。

航空方面同样如此,三菱、住友、石川岛播磨等日本工业企业到是心心念念想掌握各类飞机的生产制造技术,为此不断与波音这类航空巨头合作,为其生产波音767、777等型号的机身身段、水平尾翼、垂尾、机翼等关键零部件。

以期待能够通过代工这些大型客机的重要部件生产,掌握这类高附加值产品的全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