糟糕的道路,复杂的地形,漫长的运输线再加上扯皮的官僚系统,一个月能不能将这样的力量送达北部的高原地区都是个未知数。
正所谓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哪怕战争的形势已经变得多样化,但高效快速的集结,骤然凌厉的突袭依旧是致胜的法宝。
拥有运15以及具备高原起降能力的安-26的中国人,显然已经将这个法宝握在了手里,清楚其中门道的辛格等人如何不惊,又怎能不惧!
所以眼看着六架安-26陆续抵达,再次运送了192名官兵,辛格和戈多帕伊的脸色是一个比一个难看。
前面的180人与新抵达的192人,再加上之前已经先期抵达的警戒部队,一支营级规模的部队俨然出现在众人面前。
整个过程还不到一个小时,一支高原山地步兵营就已经集结完毕,随时准备战斗,这效率,这速度,简直了……
与辛格等人惊惧的心态不同,扎里夫等人就要平和的多,此刻他们对陆续抵达的官兵已经麻木了,与这些快速集结起来的兵力相比,他们更在意的是此刻解说广播中传出的话语:
“正陆续抵达的是我国航空企业利用苏制安-26型飞机改装的高原型运输飞机,采用运15同款的wd-46l型涡轮螺旋桨发动机,替换原先的苏制发动机,同时利用气密舱技术对安-26客货舱进行改造。
经过一系列技术优化,改进型安-26航程达到4600公里,最高升限达到9200米,具备优良的高原起降性能。
目前该机型隶属于联合航空公司,专职对雪区高原的客货运输业务,此次演习,我军动员六架该机型作为兵力运输工具,旨在战时动员体制,军民结合、平战结合的指导思想……”
讲解员前面的技术参数只是草草的说了两句,后面关于动员和演习思想却说了一大堆。
不过扎里夫等人对后面的思想啥的半点儿兴趣都没有,都是这方面的老鸟,怎么会不清楚战时动员民用设备的道理和作用?
相比之下,他们更关心的是改进型安-26本身。
利用老旧机型,进行一系列现代化改装后便会具备如此脱胎换骨的效果,这让那些外军的军事观察员们在惊讶之余,更是狂喜不已。
扎里夫还算好,毕竟巴基斯坦国力虽弱,但整体上还算可以,对这种用老机型改装的套路虽然有兴趣,却相对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