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页

电火花数控机床就没有这方面桎梏,这主要是因为这类机床不是真正的接触加工,而是利用工具与工件产生的脉冲型放电进行的非接触型加工,因此对部件儿不会产生应力和变形。

至于传统机加工容易造成的显微裂纹就更不可能了,最多是形成一个浅浅的电热白层,有多浅?

不过001毫米!

这个厚度在一般部件上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就算要求高的部件也可以通过特殊手段轻松处理掉。

换句话说利用电火花数控设备加工的航空部件儿不但精度高,材料范围广,加工后只需简单处理就可直接封装出厂,较之传统机械加工少了一步热处理。

这是什么?

精简工艺,提高效率!

就为这八个字,世界上任何一家企业都会疯狂,要知道热处理是个即吃技术,又烧钱的工艺,稍微控制不好,一炉子的部件儿就可能全部报废,能少这么一项工序简直对任何制造业起来说都是福音。

所以国外航空制造强国从七十年代开始就已经在普及电火花数控技术,尤其是美国,一直在这方面走在前列,欧洲差了些,不过通过引进美国专利还是做了些普及,但总体还是依靠德国的多轴机械加工机床。

苏联到是也有应用,但老毛子在数控方面刚起步,还没深入就哗啦啦碎了一地,所以他们的电火花加工普及是普及,却没有欧美那般跃迁式的自动化和高精度。

国内对国外的技术最终还是很密切的,自然知道电火花数控机床的优势所在,早就想从美国等发达国家引进了。

然而发达国家连多轴机械加工机床都列入限制出口名单,这类能生产高品质航空航天产品的高精度电火花数控设备管控的更加严格,想买根本连门儿都没有。

本来这些首长们还想着是不是等着国际局势稳定后,想其他办法从欧美弄几台回来,没成想在腾飞集团这里居然就见到了,而且还不是一台,而是三、四个种类,一共一、二十台,这就有些恐怖了,要知道其他厂能有一台就敢说自己是国内领先了,可人腾飞航空动力,居然有一、二十台,岂不是跻身世界一流?

“难怪这位刘总会说他们能把进度压缩到半个月,这么多电火花数控机床,几乎涵盖了所有航空发动机的关键部件的加工,去掉繁杂的热处理工艺,压缩生产周期并非不可能。”在刘纯介绍着几台不同功能的电火花数控机床的时候,某些懂行的首长或技术型军官已经开始在私下议论起来。

听旁边的一位军官评价,一位首长十分赞同的点点头:“的确如此,这类机床在国际上都属于发达国家限制出口的高技术加工设备,腾飞集团居然能够突破,显然这些年咱们都小瞧了。”

“是呀。”另一位穿着海军制服的部队首长同样感慨道:“都以为腾飞集团赚钱眼儿去了,没想到他们在高端技术领域并没有放弃,说句不中听的话,就是没有涡扇发动机,就凭这机型nb系列电火花数控机床就足以奠定腾飞集团在国内航空工业领域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