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页

这对受限于国外贸易政策,得不到高精度多轴数控机床的国内来说不啻为一种立项的替代加工工艺。

问题是电火花加工的原理不复杂,但数控技术却是个十分复杂的门类,尤其是应用在航空制造领域的特种加工,可不是随随便便做个程序就能当做数控程序去生产,而是需要多年的日积月累,获得庞大的航空产品加工数据,组成数据库后然后在慢慢摸索,详细修改,然后在这些数据利用算法做成机床运行的程序,这才能做出符合实际生产条件的电火花数控机床。

如若不然,数控机床怎么就成了高端制造,除了精度外,关键就是这些背后看不到的东西在支撑着这类产品的价值。

国内其他厂在过去的十多年中这方面做得并不好,反正可以随时买到国外的产品,就放松了实际生产中的自我积累,等到局势有变,脖子自然而然的就被掐断。

腾飞集团却不一样,这么多年以彭川为核心的专业设备研制团队一直在整理和收集腾飞集团实际生产中的加工数据,可谓方方面面事无巨细,然后与航空计算机研究所合作,通过优化后的数据编写符合腾飞集团实际情况的工业软件和数控程序,如此经过数年的摸索和积累,终于诞生了一大批航空制造领域专业生产加工设备,由此成为腾飞集团另一大产品体系。

即nb系列高端数控设备。

第六百一十五章 世界一流

过来视察的首长们知道腾飞集团在业界是拔尖儿的,但却没想到拔尖儿到这种地步,要知道这些首长们并非只会研究战略战术,指挥打仗,不少都是有专业工程师背景的,甚至有几位在五六十年代被派往苏联茹科夫斯基航空航天研究所深造过的。

属于妥妥的技术型领导。

所以他们很清楚刘纯介绍的nb-600电话数控机床的价值,没办法,实在是因为这类特种加工机床在航天航空领域太过重要。

以至于在某些方面,高精度的多轴数控机床都没办法做到的事情,电火花数控机床却能轻松完成。

就比如说航空发动机低压涡轮内孔的精加工,传统的工艺需要镗床、铣床、车床、磨床等数个机床轮番上一遍不算,中间还需要做几个热处理巩固材料。

等多轴联动机床出现后,复杂的多机床联合加工不用了,一台加工中心即可完成,然后一遍热处理,低压涡轮内孔的精加工就算是完成了。

可这就算真的完美吗?

显然不是,这主要是因为航空发动机的低压涡轮内孔轴孔长,壁薄,两侧孔小,中间孔大,内壁中还有复杂弧线,且属于航空发动机重要的承力结构,不但要求加工精度极高,而且不能在加工过程中让部件产生应力变形。

多轴加工中心的精度是没得说,可由于其加工方式是利用机械刀具对部件本身硬碰硬的机械冷加工,应力变形无法避免,这也是为什么在加工后还需要一道关键的热处理,主要的就是为了消除部件的应力变形,不然装进航空发动机内,寿命短到是其次,弄不好内部扭断造成发动机停车那就是得不偿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