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页

直升机在国内属于新型项目,利用率远低于固定以飞机是个不争的事实,再加上腾飞集团是搞固定翼飞机的,对直升机毫无经验,更无配套,贸贸然的投入如此风险大且短时间内看不到回报的大项目里,任谁都要考虑考虑。

因此吴平对庄建业和林光华的态度还是很理解的,只不过……

“我们相州厂庄总、林工也清楚,早年是给沪市飞机制造厂做配套,三线建设的时候作为沪市的纵深地带得到扶持,完善了设备,承接了一部分战斗机配件的生产任务,七十年代中期,直6项目从北方转到瓷都,又从瓷都转到我们厂,这才有了一条完整的直升机生产线,也是我们厂最辉煌的时刻,只可惜好景不长,直6下马,生产线就这么停下来,但我们厂生产直升机的这份心气儿十多年都没放下。”

理解归理解,但吴平该说的话还是要说,更何况在午餐的当口环境比较轻松,不如会场上那般拘束,更是交心的好时候,吴平自然不能放过这个机会,于是叹了口气,放下筷子,看向庄建业和林光华:“我清楚集团这边缺乏直升机的研制、生产经验,这方面不用担心,我们厂虽然不大,但因为当年生产直6保留了不少这方面的人才基础和工人队伍,只要两位同意,我们只要稍加培训就可重新投入生产……”

“吴厂长,不单单是生产环节,还有技术核心,集团这边连一个懂直升机的总师都没有,就算生产出直6又能如何?总不能把直6的那些缺陷也一并继承下来吧。”

吴平还要继续说,却被林光华给打断,话说的很直白,但却是庄建业等人心里最犹豫的地方,相州厂当年作为直6生产总装厂,都清楚他们有生产直升机的能力,也清楚只要砸下资金,短时间内他们可以造出直6。

可问题是当年直6下马不是没有原因的,最主要的便是存在难以解决的缺陷,要是固定翼飞机,不管啥缺陷,以如今腾飞集团的能力都能拿过来琢磨琢磨,可直升机……别说林光华了,就是庄建业这个怪胎,上辈子顶多就是坐上去体验一把,稍微深入也是两眼一抹黑。

所以两人想的很实际,那就是造个有缺陷的直6有啥意义?只是证明腾飞集团有能力造直升飞机,上个航空报的头版头条?问题是这种面皮又不当饭吃,要来无用啊。

吴平早就摸透了眼前两位的脾性,绝对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儿,政绩、面皮啥的都没用,实打实的利益和小钱钱才是这两人的追求目标。

如若不然,庄建业也不可能被称为航空工业界的资本家,林光华更不可能被冠以航空总师里的周扒皮了。

还好吴平在这方面早有准备,憨厚的一笑:“这点林工放心,我这里还真有个人选,咱国家直升机方面的泰斗,北航赵教授……”

一听赵教授,庄建业顿时眼前一亮,心说如果能把这位挂帅直6、直7,为直8、直9国产化出力甚多的老泰斗请过来,那腾飞集团的直升机至少稳一半儿,结果庄建业这边还没激动完,就听吴平说出接下来的话:“北航赵教授的得意关门弟子,佟霞,佟研究员。”

庄建业差点儿没一口饭喷出来,心说您吴厂长就不能一口气把话说完喽,害得他白激动一场。

连忙喝了口水压一压,点点头:“行吧,如果这位佟霞同志有空就让她来过来一趟,我们见见面。”

林光华闻言同样点头,不管成不成先看看再说,反正现在腾飞集团对人才那是来者不拒,就算直升机不成,留下来还能在固定翼飞机上发光发热不是。

吴平当然不知道面前两位是什么心态,反正听了可以先见见面,吴平心里当即落下一块石头,于是又聊了两句,等吃饭完,吴平立马飞奔到宾馆给位于京城的佟霞打去了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