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页

既能在大兴安岭的丛林里翻山越,又能在西南边境的亚热带雨林中行走如飞;能在高海拔的雪域高原上神兵天降,还能在东南沿海的发达城市群中树立形象。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空降兵要成为真正的空降兵。

对于郑权礼的建言与呼吁,空军总部的领导既没有全盘赞同,同样也没有一棒子打死,而是用一种摸石头过河的方式,让空降兵部队自己先试试看。

不过对于空降兵空中运输平台的问题,空军总部还是很支持的,毕竟空降兵部队的运输机队实在是老化的有些严重。

有了空军总部在装备上的支持,空降兵内部的改革呼声又日益高涨,再加上权威媒体的报道这么一催化,空降兵立刻就把新一代轻型运输机的单子交给了腾飞航空总公司。

对此西北厂非常不爽,他们觉得运8和运7才是最适合空降兵的装备,怎么会选择一个连图纸都没有,只提了个概念的先进轻型运输平台?

认为空军是被某权威媒体的报告给绑架了,上蹿下跳的就去找理论。

结果还没说几句,就被空降兵的部队首长一句话给顶回来:“你们的飞机啥时候能满载我手下的兵上青藏高原再说。”

上青藏高原,运8和运7不是不行,普通货物还是勉强飞一飞的,可要说运载大活人过去,这两个机型就只能望着高原直叹气了。

没办法,没有气密设备,没有增压舱,没有基本的空气循环系统和空调系统,甚至连基本的氧气系统都不足,就这还指望着上高原?海拔五、六千米的高度,别说人了,牲口都受不了。

于是西北厂只能兴致而来,败兴而归,没办法,手上没那金刚钻,就没办法揽这个瓷器活儿。

相比之下,腾飞航空总公司就算没有跟麦道合作,人家也已经在运6上实现了增压舱技术的突破,并在雪区南部地区和大兴安岭救灾中取得十分亮眼的表现。

所以体会到运6优异性能的空降兵部队,对腾飞航空总公司的先进轻型运输平台还是很期待的,因此才会希望腾飞航空总公司在未来五年内提供20架的意向。

消息一出,最先坐不住的就是海军,他们这边还等着腾飞航空总公司把dc-10彻底修好,以此来检验腾飞航空总公司是否真的具备先进轻型运输平台的生产制造能力。

结果一篇文章将他们的侥幸骂得狗血淋头的同时,空军顺势捷足先登,甩出20架的大单,以支持腾飞航空总公司这类优质航空企业的发展,扭转所谓外热内冷的局面。

先不说腾飞航空总公司能不能搞出先进轻型运输平台,但就这个态度,就会让空军收获满满的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