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航天部门就没有海军分那么细了,一上来就先要五吨的碳纤维增强型铝基复合材料,总价值750万人民币。
两者加一起还不到四千万人民币,较之腾飞航空总公司动不动就数千万美元的出口业绩来说真的算是零花钱了。
要知道前不久腾飞航空总公司下属的精益求精医疗公司,还向马塞洛和默克莱恩成立的安吉尔公司出口了六套fc-30方舱医院,每套单价六百万美元,加上运输、培训、安装、调试,备件等等附加的服务业务,整个合同的总价值超过了四千万美元。
光从金额上来算,都超过了高原鹰系列出口尼泊尔的合同,可见医疗设备是有多暴利。
精益求精医疗公司不用说,立马开足马力,继续利用总公司不断跃升的航空航天技术,开始对现有医疗设备进行深度研究,就比如说航空技术研发中心研制的几款轻质复合材料,就被精益求精医疗公司拿过去,看看能不能对现有医疗器械进行改进。
最新的进展是,精益求精医疗公司已经利用几款复合材料只做了几款应用型假肢,据说效果非常不错,正在进行进一步的测试,并开始向卫生部门申报,一旦获得评审通过便可推向市场。
靠着高原鹰、冷热电联装置、方舱医院,腾飞航空制造总公司就已经获得将近八千万美元的营业收入,如果再加上自始至终都不曾断过的无人机出口,今年的出口额已经达到了13亿美元。
这还只是出口,国内方面由于运6在两次救灾中表现优异,空军增购32架,除此之外民航方面也看出运6的价值,特别是在高海拔地区的客货运短程运输上的潜力。
于是在迅速为运6的民用型高原鹰系列颁发民航适航证外,授意边疆区、雪区、西南地区的民航部门进行采购,以便加强边疆区、雪区等高海拔地区与东部地区的航运。
如此一来,几个省的民航加在一起订购了18架高原鹰c,36架高原鹰b。
这又是个上亿的大单子,如果再加上其他的一些业务的收益,腾飞航空制造总公司基本完成了的年初制定的营收目标。
所以但从合同的标的来看,海军的发动机项目真的很不起眼。
但腾飞航空制造总公司对其倾注的程度却是所有业务中最重的,甚至比已经大规模量产的运6高原鹰系列还要重视,之所以无他,只因为海军的项目涉及到核心的航空发动机。
这不但是国内诸多航空制造厂的困境,同样也是现如今腾飞航空制造总公司无法回避的难题,因为随着运6高原鹰系列的大规模量产,甚至实现出口,自然引起霍尼韦尔公司的关注。
禁售、断供啥的到是没有,毕竟霍尼韦尔公司也是要赚钱的,运6高原鹰系列采用他们生产的发动机和部分航电设备,霍尼韦尔公司高兴还来不及呢,怎么可能跟钱过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