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为如此,尽管看着这一幕庄建业心里有点儿不适,但还是扬了扬下巴:“所以呀,在狠劲儿上,我不如老许,跟人相比,我庄建业简直就是纯洁到冰雪融化的可爱小青年。”
这话也就是邱大林听到,勉强还能忍住,这要是被大洋彼岸的李斯特知道,立马就能拿办公室的钢筋混凝土的墙壁狂练铁头功。
居然敢说自己是纯洁的可爱小青年?
见过不要脸的,就没见过庄建业这么不要脸的,对无人机各种简配导致用户频繁发生空中折断,甚至解体事故也就算了,居然把这个锅甩到h公司的头上。
说h公司从去年下半年提供的技术指标,材料型号以及对成本的控制等技术文件,让腾飞厂不得不按照h公司的要求进行调整,因此所有产品的质量问题,腾飞厂概不负责。
李斯特虽然知道这是腾飞厂故意的,可半点儿招都没有,因为为了逐步控制腾飞厂,李斯特的确是不停的提出技术上的要求,以便能在原材料、工序等方面压缩腾飞厂的自主空间。
哪成想人家反手一个简配,直接就把这边抽得脑袋嗡嗡的。
而且理由还很充分,按照你的技术要求来,就得这么办,质量有问题?我也没办法,你们h公司非要这么干,腾飞厂拿钱办事儿,就听你的喽,至于原因,你们h公司提供的技术要求,我们腾飞厂上哪儿知道?
李斯特都t快疯了,如果h公司知道是怎么回事儿,还急吼吼的找腾飞厂干什么。
结果李斯特这边拼命催促腾飞厂查找原因,腾飞厂干脆彻底关闭所有无人机生产线,开始停产整顿。
本来被美军质疑质量问题,严厉问责,司法部那边也是一个赔偿接着一个赔偿的敲h公司的竹杠,再加上众多的美国国内用户的索赔诉讼。
h公司顿时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结果腾飞厂在这个时候停产整顿,无异于是把h公司往断头台上又送了一程。
偏偏这个时候美国几大航空巨头蠢蠢欲动,准备借机把h公司这头肥羊给吞了。
没办法,美国的商业逻辑就是这样,h公司把腾飞厂当成肥羊,波音、麦道何尝不是把h公司当成肥羊。
在如此危急关头,h公司的董事会突然发生分裂,被李斯特和林德曼包裹很好的短板顿时就暴露出来,那就是一个毫无技术基础可言,用纯资本和所谓的商业模式构建的所谓航空技术公司,就是个毫无风险抵抗能力的皮包公司。
没有意外还好,一旦有些风吹草动,内外交困之下,很有可能被严酷的商业浪潮一波带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