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时候庄建业除了把腾飞厂的各项业务剥离,才能勉强保住栖身之所外,一点办法都没有。
可是现在国内航空市场基本被外国巨头垄断,各航空运营企业的领导张口波音,闭口麦道,喝高了才能谈谈空客,脑袋里就没有国产这一说。
你要非要提,人领导就算不跟你急,也要客气的反问:“你的产品真的有国外的质量好?”
这话要是放在几十年后,问话的领导绝对会被人放在短视频上各种鞭挞教做人,因为那时候中国是世界工厂,全球制造业的老大,中国敢说第一,第二的只能乖乖认怂。
可如今是八十年代中期,别说世界工厂了,连生产车间都算不上,再加上近些年闽省的假药案,江左的假鞋案,会稽的假电线案可谓层出不穷,使得国产的东西被国人打上质量低下,性能落后的代名词,在这股风潮下,进口商品成为人们的首选也就不足为其了。
这就好比几十年后某鹿奶粉曝出问题,国内家长把港城、澳洲、新西兰的奶粉买断货一样,很难用简单的对错去评价。
腾飞厂好死不死的就遇到这种问题,任你花样百出,一听是国产的,人家连看都不看,转过脸,法国、德国货不管好坏,流着口水就抱过来。
庄建业了解情况后也很无奈,主打的产品人家不认能怎么办?
“看来还得另辟蹊径呀!”放下手里的简报,庄建业靠在椅子上,手揉着鼻梁,一个大胆的计划开始慢慢成型……
第二百九十七章 飞机解体
就在庄建业在腾飞厂里憋大招时,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李斯特拿着董事会刚刚通过的文件长长舒了一口气。
《h公司收购专业飞机制造企业预算》便是文件的名称,总预算是十亿美元,按照文件里描述,h公司准备在世界范围内寻找技术领先,成本适中的飞机制造厂进行收购或合作,以此作为h公司无人机平台的生产中心。
虽然目标是全世界任何一家飞机制造厂,但李斯特心里早就有了目标,那就是这些年的合作伙伴,位于中国浣城的腾飞厂。
对于中国民航领域的改革,作为如今美国航空制造业的资深人士,李斯特自然清楚,甚至还知道这次中国民航改革正是美国航空巨头极力推动的。
在他们看来一个具备十亿级别人口的国家,未来的航空需求会十分旺盛,这个时候要是不冲进去抢占市场,简直天理难容。
于是麦道首先动手,把旗下的d-80飞机拿出来,与中国进行合资,于是轻轻松松的就那些百余架的超级大单,这还不算,未来由中国生产的d-80飞机几乎都能就地销售。